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外科 > 普外科 > 腓肠肌痉挛
概述:腓肠肌痉挛
疾病常识
1.病因

寒冷刺激:外界环境寒冷、潮湿时,比如游泳时水温过低,一些中老年人晚上睡觉没盖好被子。  

过度疲劳:当长途旅行、登山时,小腿肌肉最容易发生疲劳。  

睡眠姿势不好:如长时间仰卧,使被子压在脚面,或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引起肌肉“被动挛缩”。  

睡眠过多:导致血液循环减慢,二氧化碳堆积。  

缺钙:中老年人血中钙含量低于正常值,使肌肉应激性增高。  

 

2.预防

1、轻者适当活动下肢即可自行缓解,若发生在卧床时,应当下床,扶床站立使血液充盈下肢。疼痛剧烈者可热敷并按摩腓肠肌,也可用松节油揉擦局部。  

2、迅速地掐压合谷穴(即手臂虎口、第一掌骨与二掌骨中间陷处)和人中穴(即上嘴唇正中近上方处)。掐压20-30秒钟之后,疼痛即会缓解,肌肉会松弛,其有效率可达90%。  

3、针刺承山穴、委中穴等,反复发作者可适当加服镇静药物。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症状:转筋,即指小腿肚筋脉牵掣拘挛,痛如扭转,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男女老少皆多见,常于夜间睡眠时发生,四时皆有,临床以一侧或两侧小腿肚突然抽搐剧痛为特点。轻者数分钟,重者半小时以上,按摩后方能缓解。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腓肠肌痉挛,即“小腿抽筋”。是痛性痉挛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腓肠肌突然发作的强直性痛性痉挛,牵掣、痛如扭转,持续数十秒至数分钟或更久,其痛楚难以名状。当动脉发生硬化时,腿部血液循环会受阻不畅,血液供应减少,代谢产物不能被及时带走,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刺激肌肉收缩,引起疼痛抽筋,血流受阻血供减少后,局部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生理生化机能发生紊乱也可致疼痛抽筋。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