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外感恶寒,是因风寒在表,必兼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表证;阳虚恶寒,是内脏虚寒阳气不足,必见身冷、脉沉等里寒证。
恶寒和畏寒都是怕冷,但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产生的机理和表现有所不同。恶寒加衣被、取暖不缓解,得温而不减,属外感,是外邪郁闭毛孔,畏阳不能达于肌表温分肉所致,而畏寒时加衣被、近火可缓解,得温则缓,属内伤。为自身阳虚,失于温煦所致。恶寒发热为表证,邪与正气来相争。寒多热少多风寒,寒少热多为风温。
2.预防
诊断方法
恶寒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根据古代医学名著中的记载:《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发热恶寒为太阳表证的主要症状,治以解表为主。亦为劳倦内伤的常见症状。《张氏医通,诸伤门》:“劳倦所伤,寒温不适,身热头痛,自汗恶寒,脉微而弱,黄芪建中汤。”
1.症状
2.检查
治疗方法
恶寒---是自我感觉寒冷且与天气环境不相符。其检查主要是通过病人的自身感觉而判断。
恶寒发热,恶寒重,发热轻,兼有身痛,无汗而喘,脉浮紧,多发于冬季。风热犯肺:恶寒发热,发热重,恶寒轻,微汗出,头痛,咽红,口干,咳嗽,舌苔薄黄,脉浮数,多发于春季。风湿客表:恶寒发热,身体困重,头胀如裹,关节疼痛,舌苔白腻,脉濡数,多发交秋之季。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