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心理科 > 噩梦
概述:噩梦
疾病常识
1.病因

1.心理因素

睡前过度紧张、过度兴奋、初次离开父母在陌生环境中睡眠、各种内心冲突和焦虑情绪均可诱发本症,睡前听讲恐怖故事、看恐怖影视也是诱因之一。

2.身体因素

发热、卧室空气污浊、被褥过厚、睡眠姿势不当、胸前受压等身体不适均可诱发。此外,饮食习惯不良如晚餐过饱或饮食太少而呈饥饿状态也是诱发本症的原因之一。

2.预防

应当让大脑放松休息,如果是一般的小感冒,建议用物理治疗的方式,如:通过多喝白开水、保持睡眠充足、多吃水果和绿色蔬菜、注意保暖等方式来治疗。

1、睡前1小时到室外散步或欣赏音乐,以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2、晚饭不宜多吃,睡前不吃零食。

3、睡前1小时应停止紧张的脑力和体力劳动,避免看有刺激性的影视、书报。

4、临睡不吸烟、不喝酒或咖啡之类的饮料。

5、养成按时睡眠的习惯,过早、过迟都不好。

6、睡时要脱去外衣,穿睡衣或汗衫、短裤。

7、注意睡觉姿式,养成侧卧的习惯。

8、被子不宜过暖过重,枕头不宜过高过硬。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儿童在睡眠中梦见危及生命安全的恐怖事件,如被怪兽追赶,从悬崖上掉下来等,梦境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可怕的梦境使儿童焦虑紧张、表情惊恐、面色苍白、出汗、心跳加快等。由于睡眠中肌肉松弛,所以,常常挣扎不动,似被缠住一般。噩梦很容易被叫醒或被梦境惊醒,醒后很快意识清醒,能清醒地回忆刚才所做的梦,往往需稍待一段时间才能入睡。下半夜多见。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噩梦是指做内容恐怖的梦,并引起焦虑恐惧为主要表现的睡眠障碍。噩梦在儿童中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最多见。无明显性别差异,发生率约1%左右。首先应寻找并消除身体和心理上的诱因,针对心理矛盾给以合理的咨询和指导。当发现儿童出现恶梦时,应将其唤醒,待其情绪稳定后再让其入睡。一般无需药物治疗,若发生过频可短期内给予安定或利眠宁等镇静剂,睡前服。本症预后良好,随年龄增长可逐渐减少,部分可连续至成人。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