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虫入耳后,有些昆虫的爪子较硬,可能会划伤外耳道或鼓膜;有些昆虫还会咬破耳道等。耳内发痒,有的感奇痒,以夜间为甚。检查见外耳道和鼓覆盖有黄色或白色粉末状或绒毛状苔膜,有时分泌物或痂皮呈筒状,除去后见患处略充血潮湿。不少人习惯用棉签或耳勺掏取耳屎,这样容易导致耳屎进入耳道更深处,而且特别容易划伤外耳道,有的甚至会捅穿鼓膜,导致鼓膜穿孔等。
耳内结构较难用肉眼看清楚,没有专科设备辅助也很难安全取出昆虫。不少患者耳朵出血才来,就是因为自己蛮力使用小工具掏耳朵,导致耳膜有轻度划伤,同时耳勺又刮伤耳道,以致鲜血渗出。发现昆虫入耳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处理。
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正常分泌物结合皮屑等形成的。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会随运动时的震动和下颌运动自行排出,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别自己掏。如果真的痒得难受,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揉,或用棉签轻轻擦,但不要太往里伸。
耳镜检查时,可见外耳道有划伤。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表现轻度糜烂、或有少量渗血、将霉苔置于载玻片上,滴少许10%氢氧化钾溶液,盖妥并适当加温,若于显微镜下见到菌丝体或芽胞状物,即可明确诊断。游泳、沐浴、中耳流脓、而内滴入各种抗菌药液、挖耳损伤等均为重要诱发因素检查所见可因真菌种类及病变程度而异,常见外耳道深部有白色、灰色、黄色或烟黑色霉苔,其状如薄膜或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