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耳鼓膜穿孔或颅底骨折。耳廓暴露于头颅两侧,易遭外伤。常见的耳廓外伤有挫伤、切伤、咬伤、撕裂伤、冻伤和烧伤。鼓膜外伤常见的原因是挖耳(火柴杆、发夹和毛线针等)和外耳道压力急剧变化(如炮震、高位跳水、打耳光等)。颞骨骨折多由车祸、坠跌、打击颞枕部或战伤等引起。有流血、耳聋、耳鸣、耳痛,偶有眩晕。鼓膜呈不规则穿孔,穿孔边缘有血迹,有时可见听小骨损伤脱位。
2.预防
诊断方法
1、一般外伤性耳出血,可内服止血粉或三七、白药,以及用治疗鼻出血的偏方、验方止血。
2、严重耳出血应速送医院治疗。若伤后3 个月鼓膜破裂仍未愈合时,可去医院做鼓膜修复手术,使之恢复听力。
3、鼓膜外伤后外耳道严禁冲洗和滴药,禁止用力擤鼻,全身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鼓膜穿孔如长期不愈合可修补。如病情允许,可用颞肌筋膜修补。全身情况稳定或好转后,如有手术适应征,可行鼓室成形术或面神经手术。
5、撕裂伤应及早清创缝合。冻伤应保护耳廓,逐步复温,重建血循环。烧伤的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防止粘连,尽量减轻愈合后的畸形。
1.症状
2.检查
治疗方法
1、耳镜检查时,可见外耳道有血迹。
2、根据症状和体征,应注意有无复合伤,如颞骨骨折、颅底骨折及脑脊液耳漏。
3、受伤后出现晕或听力减退,应注意神志、呼吸、心跳、脉博、血压、瞳孔,其他神经系统及颅颌面伤情、全身情况等。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