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内科 > 泌尿内科 > 等渗尿
概述:等渗尿
疾病常识
1.病因

急性肾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各种原因引起肾脏泌尿功能在短期内急剧降低,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代谢废物蓄积的综合征。

正常人血浆渗量为280-310mosm/kg·h20,正常人的尿渗量/血浆渗量比值为(3-4.5):1,这个指标同样用于评价肾脏的浓缩稀释功能。尿渗量在300mosm/kg·h20时称为等渗尿,高于血浆渗量表示尿液已经被浓缩,此时可称为高渗尿,低于血浆渗量表示尿液已被稀释,此时的尿液称为低渗尿。

1.在禁止饮水12小时后,尿渗量应该大于850mosm/kg·h20,如低于此值表明肾脏浓缩功能不好。同样条件下尿渗量/血浆渗量比值应该大于3:1,肾脏浓缩稀释功能发生障碍时其比值可能降低到1:1,或更低。

2.慢性肾盂、多囊肾等肾间质变,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肾炎合并肾小管病变时尿渗量可以降低。

2.预防

慢性肾衰的防治可分为叁级:  

一级预防:是指对已有的塬发性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或可能引起继发性肾脏损害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进行有效的治疗,防止慢性肾衰的发生。  

二级预防:是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的及时治疗,防止尿毒症的发生。  

三级预防:指对早期的尿毒症病人及时治疗,防止尿毒症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用冰点降低法测定尿的渗透压来反映尿中溶质的浓度。等渗尿的渗透压为250~400mOsm/L。

1、尿色:正常尿液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常受饮食、出汗等影响。此外还可见酱油色、红葡萄酒色、黑褐色等颜色尿,除外药物影响后,建议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2、尿量: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一昼夜(24小时)排尿O.8~2.0升。但饮水量、运动、出汗、气温皆可影响尿量。

3、比重:正常人24小时尿的比重在1.015左右,常在1.010~1.025间波动,因受饮食、运动、出汗等影响。随意尿比重波动范围为1.005~1.030。

4、透明度:新鲜尿清澈透明无沉淀。放置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絮状沉淀,尤其女性尿。尿液排出时即混浊,往往由于白细胞、上皮细胞、粘液、微生物等引起。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等渗尿(尿浓缩稀释功能降低):CRF(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肾功能降低而稀释功能正常,随病情加重,肾脏稀释功能亦障碍,使终尿渗透压接近于血浆,尿比重常固定在1.008-1.012,称为等渗尿。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