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化道丢失过多:因镁在小肠及部分结肠吸收,当严重腹泻、脂肪泻、吸收不良、肠瘘、大部小肠切除术后等均可致低镁血症。
2.肾脏丢失过多:如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或长期应用袢利尿剂、噻嗪类及渗透性利尿等使肾性丢失镁而发生低镁血症。
3.补充不足:在营养不良,某些疾病营养支持液中补镁不足,或长期应用无镁溶液治疗。
4.甲亢患者常伴低血镁和负氮平衡,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引起症状性镁缺乏症。
对可能发生低镁血症的患者及早给予预防性剂量的镁治疗,比如对使用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应常规补充镁,长期使用利尿剂而饮食不好的患者也应适当补充镁,并定期监测镁离子的水平。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1.血清镁测定
血清镁<0.75mmol / L时可诊断低镁血症但它并不能作为反心肌细胞信号传导映体内镁缺乏的可靠指标。此外,血镁还受酸碱度蛋白和多种因素的影响。
2.尿镁测定
如临床估计有缺镁而血镁正常者,应做尿镁测定,24h尿镁排出量低于1.5mmol可诊断为镁缺乏症。
3.组织细胞内镁的测定
可测红细胞镁和肌肉内的镁后者比前者更准确反映体内镁的变化,但检查方法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