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其他科室 > 其他综合 > 低热消疲
概述:低热消疲
疾病常识
1.病因

中医方面:  

1.脾胃气虚症状:舌苔花剥,时消时现,精神疲软,面黄少华,纳食呆滞,动则自汗,大便时稀,容易感冒,舌质淡,脉细软。  

2.气阴两亏症状:舌花剥如地图状,可呈多处剥脱,长年不消,游走多变,低热神疲,口渴形瘦,大便干燥,入夜盗汗,舌质偏红,脉细。  

现代医学对本病病因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2.预防

1、患者需要比平常更多的休息。  

2、患者需要补充比平常更好的营养。  

3、患者需认真仔细观察并记录自己体温的变化过程,找出自己体温在一天中的最高点。  

4、患者尽量不要与小孩在一起。  .

5、在长期低热的原因尚未明确之前,患者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不要参加集体活动。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如果有人每日口温在37.5℃~38.3℃、腋温在37.4℃~38.3℃之间波动,且持续3周以上不退,即可叫做“长期低热”。而长期低热往往预示着身体可能发生了某种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并需要及时做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结核菌素试验、痰液细菌培养、胸部X线片等检查。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体温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命特征之一,它会随24小时昼夜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非恒定不变。测量体温的方法通常包括口腔温度、腋窝温度和肛门温度三种,其中测量腋窝和口腔温度较为常用。正常人的体温一般为腋温36.6℃-37.4℃。如果有人腋温在37.4℃-38.3℃波动,就可叫低热。而长期低热往往预示着身体可能发生了某种问题,会使得身体出现消耗性疲惫,需要引起注意,并需要及时去看医生。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