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病因一般可分为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失调两种前者主要见于内分泌失调和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垂体功能亢进、充血性心衰;神经系统疾患如脑震荡、偏瘫、脊柱外伤;肿瘤,如转移性肿瘤类癌;以及感染性疾病如疟疾、结核波浪热等功能性多汗症一般以精神性出汗较多,如高度情绪刺激如精神紧张激动、恐怖焦虑痛苦、愤怒所引起。
由于精神损伤或由于情绪冲动使神经冲动增加,乙酰胆碱分泌量增多而产生多汗,还可由于汗腺神经紧张性增加交感神经失调而致多汗月经期可出现多汗症多汗症还可发生在一些遗传综合征。
1、治疗局限性多汗症时应注意保持良好情绪,戒绝烟酒,饮食上,建议以清淡为主,少食肥甘厚味、油腻之物。海鲜、鱼虾、鸡肉、羊肉等“发物”尽量不吃,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和酒精的刺激。
2、保持手足清洁干燥。
3、用5%的明矾液每日浸洗局部,以及用松树、桉树叶煎水浸洗。
4、大白萝卜适量,洗净切片加水煎服,以煎液洗烫患脚,每日2次。
5、中药熏洗的方法:用苍术、苦参、黄柏、地肤子、白鲜皮、石膏、川母、白芷、艾叶、甘草等中药熬成药汁,先用热气熏蒸双脚10分钟左右,再泡洗20分钟左右,有清热凉血的功效,可预防大量出汗。
6、穿透气性较好的宽松鞋袜,有助汗液的蒸发,避免引起脚气、皮炎等皮肤问题。
根据临床表现,多汗特点,即可诊断。
关于多汗症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2004年美国皮肤病协会JohnHornberger组织了一个包括20多家单位专家组成的协作小组,制定了一个诊断参考标准。
无明显诱因肉眼可见汗腺分泌亢进持续6个月以上并符合以下条件的两项者即可确诊:
(1) 双侧出汗部位对称。
(2) 一周至少发作一次。
(3) 发病年龄小于25岁。
(4) 有阳性家族史。
(5) 睡眠时无多汗。
(6) 影响日常的工作生活。
如果伴有发热、夜汗、体重减轻应注意存在继发性多汗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