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真皮侵袭性生长
概述:真皮侵袭性生长
疾病常识
1.病因

Clark(1969)在研究了黑瘤侵袭深度与预后的关系后,根据侵袭深度将黑瘤分为5级。分级越高预后越差。

Ⅰ级:瘤细胞限于基底膜以上的表皮内。

Ⅱ级:瘤细胞突破基底膜侵犯到真皮乳头层。

Ⅲ级:瘤细胞充满真皮乳头层,并进一步向下侵犯,但未到真皮网状层。

Ⅳ级:瘤细胞已侵犯到真皮网状层。

Ⅴ级:瘤细胞已穿过真皮网状层,侵犯到皮下脂肪层。

2.预防

对疑有恶变的皮损应早期进行检查,对其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开展定随访和自查。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多见于中年人,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皮肤,但多见于非暴露部位,而尤常见于背上部与小腿。损害较恶性雀斑样痣为小,直径很少超过2.5cm,常误诊为痣细胞痣。常轻度或明显隆起,外形不规则,边缘常呈弧状或锯齿状,有的部分呈弧形, 其特点是色调多变而不一致,,可呈黄棕色、棕色、淡红色甚至蓝色或黑色,同时混有灰白色。如发生侵袭性生长时,其速度较恶性雀斑样痣迅速得多,往往在1~2年即出现浸润、结节、溃疡或出血, 即发展为真皮侵袭性生长,预后较差。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浅表扩散性原位黑色素瘤:又称Paget样原位恶黑。发生侵袭性生长时,其速度较恶性雀斑样痣迅速得多,往往在1~2年即出现浸润、结节、溃疡或出血, 即发展为真皮侵袭性生长,预后较差。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