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未明,多数患者发病前有外伤、手术、脑、脊髓和外周神经损伤病史;部分患者可因肿瘤局部扩散累及自主神经而引起;少部分患者由异烟肼、苯巴比妥、麦角胺、环孢霉素等药物促发;20%~30%找不出明确促发因素。
1.消除和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改善生活环境空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调配。避免外伤。
2.注意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不要过度疲劳、过度消耗,戒烟戒酒。保持平衡心理,克服焦虑紧张情绪。
3.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治疗。
诊断检查
诊断:诊断严格依赖临床表现,Genant 等提出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6 项:
①肢体疼痛和触痛。
②软组织肿胀。
③运动功能降低。
④营养性皮肤改变。
⑤血管运动不稳定。
⑥斑片状骨质疏松。诊断困难者可采用神经封闭术作试验性诊断。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其他辅助检查:
1.放射学检查:X 线平片通常显示节段性骨质缺乏,典型者可见四肢长骨和手足短骨斑片状脱钙和软组织水肿。高分辨力X 线片还可显示骨膜下吸收、条纹形成、骨膜下洞孔和隧道形成。受累四肢行CT 和MRI 检查似乎价值不大或无诊断意义。
2.核素三时相骨扫描(triple phase bone scanning,TPBS):静脉注射核素(通常为99mTc)5s、1~5min 和3~4h 后,分别观察血流显像、血池显像、延迟显影的改变,可见受累部位摄取核素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其诊断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80%,优于X 线检查,适用于早期局限型RSDS 或X 线检查阴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