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蜘蛛痣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变,也见于妊娠期妇女及健康人。急性肝炎患者蜘蛛痣的发生率约1%左右,而慢性肝炎可达54%左右。蜘蛛痣的出现常和肝功能状态相平行,当肝功恶化时,蜘蛛痣可急剧增多。肝功好转后,此痣可由原因鲜红色变为棕黑色,继而消失。
2.预防
诊断方法
蜘蛛痣也称蜘蛛状毛细血管扩张症或动脉性蜘蛛痣,形态似蜘蛛,痣体旁有放射状排列的毛细血管扩张。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好发于躯干以上部位,尤以面、颈和手部多见。患者多数为妊娠期妇女和肝病患者。妊娠期妇女约有2/3发生肝损害。肝病时由于雌激素在肝脏代谢障碍,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而易引起蜘蛛痣。
1.症状
2.检查
治疗方法
用棉签或火柴杆压迫蜘蛛痣的中心,其辐射状小血管网即消退,去除压力后又会出现。
1.本病可自行发生,多见于妊娠妇女、肝硬化患者及甲状腺毒症等。
2. 亦可见于正常儿童。
3.皮损多见于面部,尤其为眶下、颊部靠上部位及前胸部和手。
4.皮损为一中央突起的红色点状丘疹,周围有红色小血管呈放射状分布,状如蜘蛛。
5. 透明玻片轻压有时可见搏动。
6.皮疹中心施压力可见皮损消失。
7.皮损常为单个,也可为多个,尤其在有肝损害时更多见。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