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内科 > 心内科 > 直立性低血压晕厥
概述:直立性低血压晕厥
疾病常识
1.病因

该疾病的病因:

①全身性疾病: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②单纯自律神经功能不全。

③中枢神经系统疾病:Shy-Drager综合征、脑干病变Parkinson病、脊髓病、多发性脑梗塞。

④周围和自律神经病变:糖尿病、淀粉样变性、骨髓痨、类肿瘤综合征、酒精和营养性疾病。

⑤药物:吩噻嗪和其他抗精神病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抗高血压药、左旋多巴、血管扩张剂、β-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2.预防

1.早期对身体姿势加以调整即有效,如平卧时适当抬高头部,穿弹力紧身衣裤和弹力长袜能减少病人直立时静脉回流的淤积;起床或下地时动作应缓慢,双下肢活动片刻后再缓慢起立,可减轻发作;避免喝酒或过高室温,或浴池浸泡、桑拿浴等诱发血压过低;慎用影响血压的药。

2.避免高盐饮食。

3.有症状的病人不宜于餐前服降血压药,餐后宜平卧。减低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用少食多餐法进食可能也有帮助。最近的资料提示在某些病人中进餐后步行可有助于恢复正常循环,但这种疗法只宜在严密监测之下施行。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1.中年发病,男性居多。

2.发病隐袭,病程缓慢进展。

3.体位性低血压:卧位时血压正常,站立时收缩压常降低6.6kPa(50mmHg)以上,伴头昏、视物模糊、无力,甚至晕厥。

4.自主神经症状:性机能、膀胱直肠括约肌机能、发汗机能障碍。

5.躯体神经症状:锥体系、锥体外系、小脑等神经损害体征。

6.可排除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其他各种疾病。

7.发生在直立或长久站立时,可有头昏、眼花、眩晕、软弱或上腹部不适等先兆症状。

8.发作时心率加快,血压下降。

9.立位耐力试验阳性。

10.老年人如申诉体位性头昏和轻度神志模糊,临床医师不能认为他就是患直立性低血压。应先让病人平卧至少5分钟后测血压和脉率,然后安静站立1分钟后测血压和脉率,继续站立3分钟后,再测血压和脉率。低血压反应可能在站立后立即或延迟出现。为了发现演出的低血压反应可能要延长站立时间或作倾斜试验。在开始治疗之前,应多次测量血压以确认立位性低血压的持续存在。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发作时的体位和头位,由卧位转为立位时常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晕厥。

直立性低血压晕厥(idiopathic orthostatic hypotention syncope) 又称体位性低血压晕厥(orthostatic hypotension syncope),是指直立位时因血压过度下降(典型者>20/10mmHg)而造成的晕厥。体位性低血压不是一种特殊的疾病,而是由于不同原因所致的血压调节异常的一种表现。过去曾经称为原发性植物神经功能衰竭(PAF),其中单纯性表现为以体位性血压改变为主,而不合并植物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如:汗液分泌障碍,瞳孔括约肌功能异常等。急性和亚急性者,发作时主要表现为较急骤的体位性低血压,但临床相对少见。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