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急诊科 > 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
概述: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
疾病常识
1.病因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缺乏,机体应激能力下降,在感染、呕吐、腹泻、脱水、寒冷、饥饿等情况下及应用安眠药或麻醉剂等引起。

2.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感染能力。

(2)合理调整饮食,既要保障营养全面,又要防止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忌烟、酒。

(3)避免长期接触化学毒物。对于长期服用异烟肼、苯妥英钠、氯喹、磺胺等药物的病人,一旦发现本病征兆,应立即停药。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一. 病史、症状及体征:

(一)危象类型:

1.低血糖昏迷:最多见,多于进食过少、饥饿或空腹时或注射胰岛素后发病。表现为低血糖症状;昏厥(可有癫痫样发作,甚至昏迷)及低血压。有垂体功能减退病史,检测血糖过低可以确诊。

2.感染诱发昏迷:表现为高热、 感染后昏迷和血压过低。

3.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镇静剂和麻醉药一般剂量即可使患者陷入长时期的昏睡乃至昏迷。根据病史不难诊断。

4.低温昏迷:多于冬季寒冷诱发,特征为体温过低及昏迷。

5.失钠性昏迷:多因手术或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失钠脱水,导致外周循环衰竭。

6.水中毒昏迷:因本病原有排水障碍,进水过多可引起水中毒。主要表现为水滞留症群、低血钠及血球压积降低。

(二)垂体卒中:

主要表现为:

①突然发生颅压增高的症状;

②常有蝶鞍邻近组织压迫的症状,如向上压迫视觉通路、间脑和中脑,引起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及生命体征改变;向下压迫丘脑引起血压、体温、呼吸及心律紊乱;压迫侧面进入海绵窦引起眼外肌麻痹、三叉神经症状及静脉回流障碍;

③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的症状。尚有不少垂体卒中患者缺乏原有垂体腺瘤的症状,因此遇到原因不明的突发颅压增高,尤其伴视力障碍、眼肌麻痹等压迫症状者,应警惕垂体卒中。

二.辅助检查:

1.内分泌功能测定:

显示垂体促激素和相应靶腺激素同时降低。

(1)血中靶腺激素及其代谢物降低(T3,T4,FT3,FT4,TSH,ACTH,P,T,E2,FSH,LH);

(2)用垂体促激素(TSH、CTH、LH)连续兴奋数天后靶腺激素逐渐增高,呈延迟反应, 可与原发性靶腺机能减退鉴别。

(3)TRH、CRH、LHRH兴奋试验无反应。

2.蝶鞍X线摄片:

蝶鞍扩大可见于下丘脑或垂体肿瘤。微腺瘤蝶鞍无扩大但可有局限性破坏,CT或MRI有助进一步诊断。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是垂体危象与垂体卒中危象的类型之一,即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时候,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缺乏,机体应激能力下降,在感染、呕吐、腹泻、脱水、寒冷、饥饿等情况下及应用安眠药或麻醉剂而诱发危象。垂体肿瘤突发瘤内出血、梗塞、坏死,致瘤体膨大,引起的急性神经内分泌病变称垂体卒中。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