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对高温环境适应不充分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在大气温度升高(>32℃)、湿度较大(>60%)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或强体力劳动,又无充分防暑降温措施时,缺乏对高热环境适应者易发生热射病。易发因素包括:
①环境温度过高 人体由外界环境获取热量。
②人体产热增加 如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应用某些药物(苯丙胺)。
③散热障碍 如湿度较大、过度肥胖或传透气不良的衣服等。
④汗腺功能障碍 见于系统硬化病、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或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患者。
2.预防
诊断方法
出现早期症状,及时撤离高温现场。避免高温下、通风不良处强体力劳动,避免穿不透气的衣服劳动,进食含盐饮料以不断补充水和电解质的丧失。当高温下作业无法避免时,需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防护措施,尽可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盐分。有易患倾向者应避免从事高温下工作。
1.症状
2.检查
治疗方法
可发现高钾、高钙,白细胞计数增多,血小板计数减少,肌酐、尿素氮、丙氨酸转移酶(GP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增高,心电图示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