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妇产科 > 产科 > 子痫
概述:子痫
疾病常识
1.病因

可能涉及母体、胎盘和胎儿等多种因素,包括有滋养细胞侵袭异常、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内皮细胞损伤、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因素能够解释所有子痫前期发病的病因和机制。

滋养细胞侵袭异常

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因素。患者滋养细胞侵入螺旋小动脉不全,子宫肌层螺旋小动脉未发生重铸,异常狭窄的螺旋动脉使得胎盘灌注减少和缺氧,最终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

免疫调节功能异常

母体对于父亲来源的胎盘和胎儿抗原的免疫耐受缺失或者失调,是子痫前期病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管内皮损伤

氧化应激、抗血管生成和代谢性因素,以及其他炎症介质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而引发子痫前期。

遗传因素

子痫前期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疾病,有家族遗传倾向:患子痫前期的母亲其女儿子痫前期发病率为20-40%,患子痫前期的妇女其姐妹子痫前期发病率为11-37%,双胞胎中患子痫前期的妇女其姐妹子痫前期发病率为22-47%。但至今为止,其遗传模式尚不清楚。

营养因素

缺乏维生素C可增加子痫前期-子痫发病的危险性。

2.预防

1.建立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开展围妊娠期及围生期保健工作。孕早期检查需测血压,以后定期检查,每次必须测血压、体重与尿常规。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可明显降低子痫的发生率。

2.加强健康教育,使孕妇掌握孕期卫生的基础知识,自觉进行产前检查。

3.指导孕妇合理饮食与休息。孕妇应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镁、硒、锌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及新鲜蔬果,减少动物脂肪及过量盐的摄入,但不限制盐和液体摄入。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愉快心情,坚持左侧卧位增加胎盘绒毛的血供。

4.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护。妊娠中期平均动脉>85mmHg和翻身试验(roll over test)阳性者,孕晚期易患先兆子痫。原发性高血压或肾脏病患者妊娠期易合并先兆子痫。有先兆子痫病史者,下次妊娠易再发生先兆子痫。对上述人群应加强孕期检查。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1)血液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血黏度、凝血功能,根据病情轻重可反复检查。

(2)肝肾功能测定:肝细胞功能受损可致ALT、AST升高。可出现白蛋白缺乏为主的低蛋白血症,白/球蛋白比值倒置。肾功能受损时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升高,肌酐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

(3)尿液检查:尿比重≥1.020说明尿液浓缩,尿蛋白(+)的蛋白含量300mg/24h,当尿蛋白(++++)时尿蛋白含量5g/24h,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应每日检查一次尿蛋白。

(4)眼底检查: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程度反映全身小血管痉挛程度,可反映本病的严重程度。通常可见视网膜小动脉痉挛,视网膜水肿,絮状渗出或出血,严重时可发生视网膜剥离。患者可出现视力模糊或失明。

(5)其他: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胎盘功能、胎儿成熟度检查、脑血流图检查等,视病情而定。

胎儿胎盘情况特殊检查

1.胎儿电子监护 了解胎儿宫内缺氧是否存在,如NST(非应力试验)、OCT(催产素负荷试验)。注意NST无反应型及基线平直,心动过缓,晚减速等预示胎儿缺氧表现。

2.B型超声扫描 了解胎儿双顶径及腹围,计算胎儿体重,估计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可能性。了解胎盘成熟度以及羊水量以便适时终止妊娠。

3.测定24小时尿或血清雌三醇及HPL(人胎盘生乳素)估计胎盘胎儿情况。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或新产后,眩晕头痛,突然昏不知人,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全身强直、少顷即醒,醒后复发,甚至昏迷不醒者,称为“子痫”,又称“妊娠痫证”。本病是由先兆子痫症状和体征加剧发展而来的。子痫可发生于妊娠期、分娩期或产后24小时内,被分别称为产前子痫、产时子痛和产后子痫,是产科四大死亡原因之一。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