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外科 > 普外科 > 腰部缓慢增大的软肿块
概述:腰部缓慢增大的软肿块
疾病常识
1.病因

(一)发病原因:

1.解剖因素:腰部三角区缺乏肌肉的保护是引发腰疝的先天性因素,约占腰疝的19%。

2.创伤:在后天性致病因素中,约有26%为创伤性和手术源性造成,因为腰部的创伤或局部切口(如肾切除后)愈合不良造成腰三角区的更加薄弱。

3.腹内压增高:占腰疝病例的55%,其中主要是慢性咳嗽、长期便秘、排尿不畅等各种原因使腹腔内压增高,诱发本病。

4.腰部肌肉萎缩:如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引起的腰部肌肉萎缩,或肥胖性肌肉萎缩,使肌肉和筋膜的保护作用进一步降低,腰三角区更加薄弱。

(二)发病机制:

腰部三角是腹壁的薄弱区。它由下腰三角间隙和上腰三角间隙构成。

下腰三角(Petit氏三角):位于腰部下方,下界为髂嵴,外界为腹外斜肌后缘,内界为背阔肌的前缘。三角的底面为腹内斜肌,表面有浅筋膜。此三角因缺少足够的肌肉层次,而成为腹后壁的一个薄弱区之一。

上腰三角(Grynfeltt-Lesgaft氏三角):位于第12肋与竖脊肌的夹角内,在下腰三角的上前方。内界是坚脊肌外缘,上界为三角的底边,由第12肋和下后锯肌的下缘组成,外界为腹内斜肌后缘。三角的底面为腹横肌起始部的腱膜,其前方有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跨过,顶为背阔肌。此三角的最大弱点是在第12肋的下方,该处只有腹横筋膜而没有背阔肌的覆盖。

当发生创伤,或行腰部手术后愈合不良,或疾病造成肌肉退行性变时,其肌肉和筋膜的保护作用则进一步降低,使原本存在的解剖薄弱区发生重大缺陷,在腹腔内压增加时即使腹腔内脏由此两间隙脱出形成腰疝。因上腰三角较为恒定且间隙较大,故上腰三角腰疝较多见,腰疝的疝内容物多为小肠和结肠。

2.预防

腰部缓慢增大的软肿块的预防方法:

1.加强局部锻炼及保护,必要时可用护腰。

2.避免或减少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等。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腰部缓慢增大的软肿块的检查诊断:

1.X线检查:腰疝病人的侧位X线胃肠钡剂造影,可见小肠或结肠进入腰部肿块内,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辅助检查手段。

2.CT扫描:可发现腰疝和局部缺损。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获得性腰疝多发生于年老消瘦者。大多数病人没有特殊的症状,仅于腰部见一缓慢增大的肿块,肿块质地软而且易于还纳,站立时肿块明显,俯卧位时消失;局部有胀感或牵拉感。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