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其他科室 > 其他综合 > 异嗜酸癖
概述:异嗜酸癖
疾病常识
1.病因

异嗜酸癖的病因:

系由钩虫感染引起的钩虫性十二指肠炎。

2.预防

在流行区应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工作,一般宜选在冬、春季进行。常用驱虫药物有: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噻苯咪唑等药,除对成虫有杀灭驱虫作用外,对虫卵及幼虫亦有抑制发育或杀灭作用。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是切断钩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采用粪尿混合贮存,经密封式沼气池、五格三池式沉淀等杀灭虫卵后,再用于旱地作物施肥。急需用肥时可用畜粪或化肥代替。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异嗜酸癖的检查诊断:

根据病史,在粪便中检出钩虫卵便可确诊。钡剂造影及胃镜检查有助于排除溃疡或胃癌等。

本征先有胃纳增加而体重减轻,上腹不适隐痛,食后腹胀。后期食欲不振,可有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有异嗜酸癖。部分患者症状类似溃疡病,以致临床上10%的患者被误认为溃疡病,然而疼痛无节律性,服用抗酸剂无效。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钩虫性十二指肠炎综合征亦称Griesinger综合征。1843年由意大利学者Dabin首先发现。以后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北纬度35°与南纬度30°之间),我国也为多发地区之一。本征先有胃纳增加而体重减轻,上腹不适隐痛,食后腹胀。后期食欲不振,可有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有异嗜酸癖。幼虫以细菌及有机物为食,生长很快,在48小时内进行第一次蜕皮,发育为第二期杆状蚴。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