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中医科 > 中医综合 > 阴盛阳虚
概述:阴盛阳虚
疾病常识
1.病因

1、不可避免的随着年龄衰老,必定是阳气虚。

2、和工作环境有关系。如(冰冻仓库的工人,灌装洗瓶,井下矿工等)。

2.预防

阳虚体质宜吃性属温热的食物,宜吃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食品,宜温补忌清补,宜食热量较高而富有营养的食品。忌吃性寒生冷之物,忌吃各种冷饮,忌吃各种生冷瓜果。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阳虚体质的检查诊断:

1、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这是阳虚最主要的症状。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不足,则内环境就会处于一种“寒冷”状态。

2、完谷不化指的是大便中夹杂未消化食物。古人对此现象的产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食物的消化就好比要把生米煮成熟饭,胃就好比是煮饭的锅子,而阳气就好比是煮饭用的火,没有“火”,米就无法煮成“饭”。所以当阳气不足时,则进入胃中的食物也就无法很好地“腐熟”(消化),而直接从肠道排出。

3、精神不振 阳气不足,细胞的生命活动衰退,所以表现为萎靡懒动。

4、舌淡而胖,或有齿痕 体内水分的消耗与代谢,取决于阳气的蒸腾作用。如果阳气衰微,对水液蒸腾消耗不足,则多余水分蓄积体内,导致舌体胖大。舌体胖大,受牙齿挤压而出现齿痕。

5、脉象沉细 阳气不足,不能鼓动脉管,所以脉象沉细无力。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阴阳学说术语。阴阳相互制约,保持相对平衡。阳虚则不能制阴,故阴偏盛。常见于肾阳虚不能温养脏腑所致的阴寒内盛证候。症见形寒肢冷、痰饮、水肿、泄泻等。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