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血管性水肿的发病原因
获得性血管性水肿类似于荨麻疹,可由药物、食物、吸入物或物理刺激等因素引起。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由C1酯酶抑制物(C1esterase inhibitor,ClINH)功能缺陷所致。皮损为局限性肿胀,边界不清,呈肤色或淡红色,表面光亮,触之有弹性感,多为单发血管性水肿,偶见多发;痒感不明显,偶有轻度肿胀不适。一般持续1~3天可逐渐消退,但也可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
2.预防
诊断方法
血管性水肿的预防方法
1、有本病病史者,应特别注意饮食,对鱼、虾、蟹应忌口。
2、发病后要平躺休息,让水肿尽快吸收。
3、避免用热水烫洗,以免加重病情,可用凉水湿敷,以帮助水肿吸收。
4、手术前及急性发作时除对症处理外,有人用输入新鲜血浆以补充C1酯酶抑制物,但新鲜血浆中亦可含有补体成分而使有的患者症状发作。如发生喉头水肿时应准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一般抗组胺药物疗效不佳。
1.症状
2.检查
治疗方法
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IgE可增高。C1酯酶抑制缺陷的血管性水肿患者血清中缺乏C1INH或仅有无活性的C1INH,还可伴有补体系统前段补体成分(C1,C4,C2)水平异常。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