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其他科室 > 其他综合 > 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
概述: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
疾病常识
1.病因

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的病因

1.慢性肝脏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等;球蛋白增高程度与肝脏病严重性相关.

2.自身免疫性疾病。

3.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如结核病,疟疾等.

4.M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2.预防

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的预防方法

疟疾的治疗:

基础治疗 ①发作期及退热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②要注意水份的补给,对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至恢复期给高蛋白饮食;吐泻不能进食者,则适当补液;有贫血者可辅以铁剂;③寒战时注意保暖;大汗应及时用干毛巾或温湿毛巾擦干,并随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以免受凉;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过高热患者因高热难忍可药物降温;凶险发热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出入量,做好基础护理;④按虫媒传染病做好隔离。患者所用的注射器要洗净消毒。

病原治疗的目的是既要杀灭红内期的疟原虫以控制发作,又要杀灭红外期的疟原虫以防止复发,并要杀灭配子体以防止传播。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血清免疫球蛋白可升高的检查

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基础上,由于多种因素可以发生肝组织较大面积坏死,临床上称"慢性重型肝炎"。主要临床表现有:

①患者既往有慢性活动性肝炎病史,或即使无慢性肝炎症状体征及ALT升高史,但有肝炎病毒血清学:诊断依据。

②高度乏力及严重消化道症状。

③血清胆红素迅速上升,大于171微摩/100毫升。

④有面色晦暗、肝掌、蜘蛛痔及肝脾肿大等慢性肝病体征。

⑤腹水出现早,量往往较多。

⑥白蛋白/球蛋白(A/G)倒置或Y-球蛋白升高。

⑦酶胆分离现象明显。

⑧发生肝昏迷晚,多死于消化道出血及肾功能衰竭等。

⑨病情进展相对缓慢,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呈进行性下降。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指具有抗体活性的动物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也见于其他体液、组织和一些分泌液中。血清免疫球蛋白(Ig)包括:IgG、IgA、IgM 、IgD 、IgE。其正常范围: IgG 7.6~16.6g/L;IgA 0.71~3.35g/L;IgM 0.48~2.12g/L;IgD 0.01~0.04g/L;IgE 0.001~0.009g/L。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