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病因:
(1)由于发育或常见的胃窦炎引起的胃粘膜增生,变长的粘膜易向十二指肠脱垂。
(2)幽门前区功能障碍,粘膜皱襞可被挤向十二指肠。
(3)有时可突然出现幽门阻塞症状,消失亦极迅速。
(4)上消化道出血亦为本病重要症状,出血前数小时常有恶心、呕吐。
2.预防
诊断方法
日常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帮助胃肠系统的正常运转注意少食多餐,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有刺激性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于硬和黏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并要做到戒烟少酒,以减少对已受损的胃黏膜的再度伤害。主要采取少食多餐饮食、左侧卧位,同时用镇静剂及抗胆碱能类药物等措施。
1.症状
2.检查
治疗方法
临床表现:多数为上腹不适或呈间歇性上腹痛,可随体位改变而减轻。
影像学表现:钡剂检查对本症有确定诊断价值。
1.十二指肠球外形保持不变,仅在球基底呈凹陷切迹,或呈蕈伞状充盈缺损。
2.脱垂的胃粘膜皱襞呈聚拢状、分叶状,经扩张的幽门移入十二指肠基底部。
3.移入的胃粘膜皱襞退回胃内时,十二指肠球基底部恢复正常形态,呈等腰三角形。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