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种耳聋涉及到听力器官的不同部位。有的与外耳―耳廓和耳道有关,有的与中耳―鼓膜、听小骨、咽鼓管有关,有的与内耳―耳蜗前庭和听神经有关。感觉性耳聋与内耳有关。这是因为内耳的毛细胞过早老化和死亡了。1‰的宝宝出生时有这种问题,但这并不绝对与遗传基因有关。这可能是因为母亲怀孕期间染上疾病,感染到胎儿,如巨细胞病毒所致的疾病,风疹,疱疹,或血浆毒素;过早产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某些脑膜炎也能致聋:因为致脑膜发炎的细菌侵蚀到了内耳细胞。
1. 注意全身健康,接受计划免疫,积极防治急性感染性疾病和全身疾病。
2. 合理用药,切勿滥用抗生素,尤其是耳毒性抗生素。
3. 及时治疗各种中耳炎。
4. 加大治理噪声污染力度,加强防噪声措施,包括燃放鞭炮的管理。
5. 进行婚育的遗传咨询,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
6. 恢复体检中的听力检查项目。
7. 开展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项目。每个新生儿都应在出院前接受听力"初筛";对未通过者需在42天内接受"复筛";对"复筛"未通过者应在3个月内进入听力损失的诊断程序并且应在6个月内明确诊断并对确诊者进行干预。凡有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和婴幼儿,即使筛查通过,仍应跟踪随访听力至3岁。
简单地碰碰手指发出声音,宝宝应该会做出反应,向声音的方向转过头来。但这种方法是纯经验式的,且易出错。因为动作或空气流动足以引起宝宝的注意,不需听到声音。
一种科学且绝对不引起痛感的方法是耳声发射,即通过声音刺激,使内耳发出声音震动。通过一个放置入耳道的由麦克风和微型扩音器组成的小探测器将内耳产生的声音震动记录下来。这种检测方法可以查出假性耳聋(即婴儿并非真的耳聋)。
宝宝几个月以后,还应该使用另一种方法检测:听力诱发电位检测。这种方法记录位于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的电冲动。原理相对很简单:将电极放在宝宝的耳朵里和头皮上,记录耳蜗、听觉神经和脑干对每发出一个声音的反应。检测是在婴幼儿熟睡,有时是在施行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因为医生需要确定大脑活动是由声音,而不是由其他的刺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