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其他科室 > 其他综合 > 突发性右上腹绞痛
概述:突发性右上腹绞痛
疾病常识
1.病因

突发性右上腹绞痛的原因:蛔虫成虫寄生于小肠中下段,当受到刺激等,可引起虫体异常活动,上窜胆道;加之蛔虫有喜碱厌酸、有钻孔习性,在胆管炎、结石及括约肌松弛等更易引起成虫钻胆。蛔虫进入胆道后,引起括约肌强烈痉挛收缩,出现胆绞痛,尤其部分钻入者,刺激症状更频发,在其完全进入胆道或自行退出,症状可缓解或消失。 

2.预防

突发性右上腹绞痛的预防: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胆道蛔虫症来源于肠道有蛔虫的病人,而肠蛔虫病是一种传染病,传染源是蛔虫病人或带虫者,感染性虫卵通过口腔吞入肠道而成为带虫者。所以只有把好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才能彻底根除肠道蛔虫的发生。

2、肠道有蛔虫的病人,在进行驱虫治疗时,用药剂量要足,以彻底杀死,否则因蛔虫轻度中毒而运动活跃,到处乱窜,极有可能钻入胆道而发生胆道蛔虫症。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1.实验室检查

患者白细胞计数可轻度增高。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加。胃十二指肠液和粪便镜检可发现虫卵。

2.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

临床超声检查胆道蛔虫的诊断较有价值,准确率可达95.6%,胆道蛔虫B超的影像学特征有:①胆管有轻度或中度的扩张,管壁增厚;②胆管两边可见两条回声光带,蛔虫的体腔则在胆道的中间出现条状的无回声区;③可见卷曲、回缩,甚至正在蠕动的蛔虫。

(2)X线静

脉胆道造影 胆道在造影剂注射5分钟后就会显影,45分钟后为显影最佳状态,60分钟以后造影剂会逐渐的排出而影响显影的效果,因此最好选在造影剂注射1小时内拍片,蛔虫的发现率约为50%。

(3)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ERCP可从十二指肠乳头内注入造影剂,可获得清晰的影像,可协助诊断。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胆道蛔虫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合并症,虫体侵入部位多在胆总管。主要症状是突发性右上腹绞痛,并向右肩、背部及下腹部放射。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蛔虫运动活跃,并钻入胆道而出现的急性上腹痛或胆道感染。发作时病人疼痛难以忍受,大哭大叫,十分痛苦。若治疗措施跟不上,晚期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