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手冻伤
概述:手冻伤
疾病常识
1.病因

气温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即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冻伤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寒冷作用于人体,引起局部的乃至全身的损伤。损伤程度与寒冷的强度、风速、湿度、受冻时间以及局部和全身的状态有直接关系,冬季人的活动量少,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减缓,特别是手背、耳朵、脚容易产生瘀血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2.预防

对局部冻伤的急救要领是一点一点地、慢慢地用与体温一样的温水浸泡患部使之升温。手冻伤,可以把手放在自己的腋下升温。然后用干净纱布包裹患部,并去医院治疗。

(1) 桂枝6克、白芍12克、当归10克、生姜3片、红枣10克、灸甘草5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2) 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3克、甘草5克、木通6克、吴茱萸3克、生姜9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3) 紫皮蒜适量,入冬前将蒜捣烂,擦在常患冻疮处,每日1次,连擦5-7天,如皮肤起泡,可暂停用。本方适用于冻疮的预防。

(4) 生姜25克、白萝卜1个、白附子0.5克、桂枝25克。上药一同水煎,趁热洗过,连洗2天,即可痊愈,以上为`1天的量,早晚各1次。本方适用于冻疮未溃时的治疗。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诊断:皮损为瘙痒性局限性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可出现水疱、糜烂和溃疡。一度和二度损伤较轻,仅伤及皮肤浅层或全层,局部红肿、痒、刺痛或出现水泡,痊愈后多不留瘢痕。三度和四度损伤较重,除皮肤外还伤及皮下组织,甚至肌肉等,局部皮肤由苍白变成黑色,感觉消失甚至运动功能亦丧失,并发生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常遗下瘢痕或致残。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当皮肤接触到非常冷的空气或物品,引起血管痉挛、淤血、肿胀,这便是冻伤。冻伤严重的可能起水泡,甚至溃烂。损伤程度与寒冷的强度、风速、湿度、受冻时间以及局部和全身的状态有直接关系。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另外,手摸到冰箱的冷冻室也能引起冻伤。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