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是一群专性需氧、动力、不分解糖类的革兰阴性杆菌。是短杆状,或呈弧性,无芽孢,多数无荚膜。临床上分为3个种别,即类产碱杆菌,去硝产碱杆菌和芳香产碱杆菌(A.odorantlon)它们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着。在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属正常菌群。在医院多处存在,多有污染医疗器械而酿成医源性的报道。
痰液、尿、败血病患者的血液、伤口分泌物、粪便中均可分离出该菌。感染者多种病原体共存是常见的。血标本及痰标本中常见2~4种细菌共存,存菌多为不动杆菌、假单孢菌、链球菌及脆弱类杆菌。当然纯培养的病例也是有的。国内报告的死亡病例就有2次痰标本为纯培养。
(二)发病机制
产碱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多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最常见的基础病是恶性肿瘤,还有心血管病,少见的还有新生儿或未成熟儿。
注意监测本单位细菌的耐药率及耐药趋势,是指导临床医师正确选择抗生素的重要依据。注意饮食与休息。
本属细菌对部分氨基甙类、青霉素、第一、二代头孢类抗生素不敏感。对新的氨基甙类如奈替米星和第叁代头孢类、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SMZ Co)亚胺培南、多黏菌素B 和E、万古霉素、四环素、利福平、氯霉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敏感,大部分菌对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敏感。本属3 种细菌在耐药性上也有差异。去硝产碱杆菌耐药性较强,类产碱杆菌对头孢类与氨基甙类普遍敏感,芳香产碱杆菌介于两者之间。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SMZ Co)不宜与哌拉西林、替卡西林、头孢拉定及亚胺培南等联合使用.因易产生拮抗作用,应予注意。
诊断:本菌的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培养皿中生长,重要的是及时送取标本,并认识到本菌作为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性,不可忽视。
实验室检查:病情严重,患者高热、胸痛、咳血痰,白细胞反而较低,为3.8×109/L。
其他辅助检查:X 线胸片见肺中外带大片密度不均阴影。
病情严重,患者高热、胸痛、咳血痰,白细胞反而较低,为3.8×109/L。 X线胸片见肺中外带大片密度不均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