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外科 > 烧伤科 > 水泡性烧伤
概述:水泡性烧伤
疾病常识
1.病因

病因:由热水、蒸气、火焰、电流等高温所造成的。

2.预防

预防:

1.小面积的Ⅱ°烧伤、水泡完整者,可在表现涂以碘伏或洗必泰等;然后吸出泡内液体,加以包扎。

2.较大面积的Ⅱ°烧伤、水泡完整,或小面积的水泡已破者,剪去水泡表皮;然后外用“湿润烧伤膏”(中西药合制)或其他烧伤膏(含制菌药和皮质醇),或用其他制攻的中西药药液(可以单层石蜡油纱布或药液纱布使药物粘附于创面)。创面暴露或包扎。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诊断:

①精选Ⅱ°者仅伤及真皮浅层,一部分生发层健存。因渗出较多,水泡较饱满,破裂后创面渗液明显;创底肿胀发红;有剧痛和感觉过敏;皮温增高。若无感染等并发症,约2周可愈。愈后不留瘢痕,短期内可有色素沉着,皮肤功能良好。

②深Ⅱ°者伤及真皮深层,尚残留皮肤附件。因变南的表层组织稍厚,水泡较小或较扁薄,感觉稍迟钝,皮温也可稍低。去表皮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或可见网状栓塞血管;表面渗液少,但底部肿胀明显。若无感染等并发症,3~4周可愈,因修复过程中间有部分肉芽组织,故留有瘢痕,但基本保存了皮肤功能。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Ⅱ°烧伤:深达真皮,局部出现水泡,故又称水泡性烧伤。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