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臭汗
概述:臭汗
疾病常识
1.病因

人体皮肤的大量臭味汗液常是由于大汗腺分泌汗液异常引起。主要分布有腋部、乳晕和会阴部、外耳道,往往女性较多。大汗腺受内分泌的影响,在童年时开始,逐渐加剧,至老年则逐渐减轻或消失。临床上有一些患者有家族史,可能与遗传有关。外国人的臭汗症患者多而重。一些物质如咖喱、洋葱、酒、砷剂使用的人汗液可带有特殊气味。  

正常小汗腺分泌的汗液常常是无气味的,但在多汗的情况下,汗液被表面附生细菌分解,释放出脂肪酸,形成臭味,这是外用抗菌药物有效的原因,少见的臭汗症可在精神或神经系统损害时产生。全身性臭汗症往往是一种生理性变化,通常和神经有关,只有少数是病理性的,臭汗症病人常伴有多汗,有人统计100例臭汗症中86例伴有多汗症。

2.预防

一般处理:经常清洗局部,洗后用扑粉,保持干燥。可每晚用1%福尔马林溶液或饱和的明矾水洗脚5-10分钟,可减少脚汗、杀菌、去臭;也可早晚擦0.5%新霉素、15%三氯化铝溶液。  

局部治疗:以减少汗液、抑制细菌为目的。  

(1)10%----20%氯化铝水溶液或醇溶液:开始可每天一次,以后酌情3―7天一次均可。  

(2)高锰酸钾:足部可用浓度为1:4000―1:8000的高锰酸钾液浸泡。本品的结晶和高浓度溶液有腐蚀性,即使是稀溶液有时反复多次使用亦可引起腐蚀性烧灼。  

(3)抗生素制剂如1%新霉素溶液或乳剂等可外搽局部。  

必要时可考虑手术切除对腋臭的治疗,亦多选外治法,可用1/1000新洁尔灭溶液、或1%明矾溶液外洗,或外搽4-10%福尔马林溶液于患部。此外,还可选用一些单方、验方:

1、用复方陀柏散外擦,早晚各1次,可暂时有效;

2、密陀僧150克,枯矾100克,研末贮于有色玻璃瓶中,用棉球蘸粉撒布于患处,隔日1次,一般7-14次即可治愈。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1、主要见于腋窝、足部、外阴部、肛周及女性乳房下等汗液不易蒸发的部位,而以腋臭最为常见。  

2、具有特殊臭味,有的发出的臭味很轻,也可很重而触鼻难闻,多数病例伴有多汗症。  

3、大多与汗液有关,因此夏季加重而冬季较轻。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臭汗症(bromhidrosis)是指带有臭味的汗而言,有全身性臭汗症与局部性臭汗症两种,后者以腋臭和足臭为常见。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