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1.慢性刺激:由于饮食习惯改变,粪便性质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特殊刺激;或因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蛲虫病等肠道疾病的刺激;以及慢性便秘、粪便干结等,均可刺激直肠黏膜而发病。
2.遗传因素:胎儿在胚胎期,上皮细胞即有易感性。这种特性使上皮细胞在生长发育期快速生长而成息肉。建议通过手术治疗,如不及时治疗,长期便血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导致其贫血。一般经肛门切除就可以治疗此病,手术在 20分钟左右就可完成,对孩子没有其它方面的影响,比较安全。
2.预防
诊断方法
1、普通外用药物不能治愈脐茸,脐茸也不会自然愈合。
2、体积小的脐茸,可用10%硝酸银烧灼(药物腐蚀)。
3、有蒂的脐茸,可先以线结扎,残留部分再用10%硝酸银烧灼。
4、粗大的脐茸,一般需要手术切除。
5、其它治疗方法,如激光治疗等也可选用。
6、有合并症者需住院检查和治疗。
1.症状
2.检查
治疗方法
大体形态:
樱红色、表面光滑湿润,息肉状。小者约绿豆大小,大者直径可超过0.5cm,部分根部变细形成蒂。
组织形态:
脐部皮肤鳞状上皮与胚胎残余的肠粘膜组织相连。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