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恶性肿瘤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心理性致癌因素。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承受着过大的工作量、过重的心理负荷、失业破产、恋爱挫折、婚姻不和谐、亲人患病或死亡、家庭或同事关系不融洽,以及晋级、增薪等竞争压力,容易导致情绪压抑、精神紧张,机体长期超负荷运转的结果是人们会产生焦虑烦躁、抑郁寡欢,甚至悲观失望的负性情绪。
人的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是相互影响的。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常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可以及时识别癌细胞,并进行杀灭或加以抑制,因此, 致癌因素虽然可以诱发细胞癌变,人体却不一定患癌,只有当免疫功能受损害时,才能形成癌症。机体如果长期受多种不良的社会及心理因素影响,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功能就会失调,导致癌变发生。因此,在呵护自己心理的同时,应该注意积极锻炼身体,做到不偏食,保持正常体重,有病及早求医,远离烟、酒等不良嗜好,这样才能使机体的免疫系统更好地发挥哨兵作用,有效地抑制和降低癌症的发生。
机体如果长期受多种不良的社会及心理因素影响,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功能就会失调,导致癌变发生。因此,在呵护自己心理的同时, 应该注意积极锻炼身体,做到不偏食,保持正常体重,有病及早求医,远离烟、酒等不良嗜好,这样才能使机体的免疫系统更好地发挥哨兵作用, 有效地抑制和降低癌症的发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能有效地预防癌症,还有利于治疗,而孤寂、愤怒、悲哀、绝望等负性情绪则可损害人的免疫系统,诱发癌症。应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尽量避免形成“癌症性格”。
在肿瘤病人身上,医生大多可发现这样被称做“肿瘤性格”的致病因素,如:孤僻、抑郁、多疑、好生闷气、沉默寡言、狭隘嫉妒、易躁易怒、忍耐力差等不良情绪,这些都是肿瘤细胞产生和发展最有效的媒介。根据病者是否有负面情绪和其他的诱发原因进行诊断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