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躯体主诉增多与下列因素有关:独居、接受外界环境刺激较少、抑郁和焦虑情绪等。另外,人格特征、神经过敏及内向性格的人躯体感觉阈值较低,也与躯体化障碍的发生有关。
2.预防
诊断方法
1、培育机体整体,包括脑功能的发育,并扶植其经常处于健康状态,使人的体魄健壮,精神饱满。
2、培养个性健康发展并加强锻炼,使之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统一。
3、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不稳定情绪的出现,不要让自己过度劳累,不要吸烟、喝酒,饮食也要有所节制。
1.症状
2.检查
治疗方法
以各种躯体症状作为这类疾病的共同特征,不同临床类型虽各有其相应的突出表现,但经医学检查不能发现器质性病变的证据,或虽有躯体症状存在,却与其症状的持续和严重程度很不相称。患者对其躯体疾病深感关注和痛苦,社会功能常受到损害。有证据表明,其躯体症状的发生、持续和加剧与心理因素有密切联系。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可考虑相应的诊断。归纳如下:
1.有许多躯体症状没法用医学解释,或这些不适体验要比存在的病理改变可引起的(这点必须是由本身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所决定的)要严重得多。
2.过分地关心躯体疾病。
3.各种医学检查均为阴性,临床上找不到与患者倍感痛苦的躯体症状相应的阳性检查证据。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