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外科 > 普外科 > 皮下组织硬结
概述:皮下组织硬结
疾病常识
1.病因

(一)发病原因  

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结构不良是发病的主要原因。重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压力增高等,均可使瓣膜承受过度的静脉压力,在瓣膜结构不良的情况下,可导致瓣膜关闭不全,产生血液反流。由于浅静脉管壁肌层薄且周围缺少结缔组织,血液反流可引起静脉增长增粗,出现静脉曲张。由于下肢静脉压的增高,在足靴区可出现大量毛细血管增生和通透性增加,产生色素沉着和脂质硬化。由于大量纤维蛋白原的堆积,阻碍了毛细血管与周围组织间的交换,可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营养性改变。  

(二)发病机制  

静脉曲张的主要血流动力学变化发生在小腿肌肉的收缩期,由于保护血液单向流动的静脉瓣膜遭到破坏,深静脉血液逆流入浅静脉系统、在肌肉收缩期形成的深静脉压力高达20~26.7kPa,由于浅静脉周围缺乏肌肉筋膜的支持,而仅为皮下的疏松结缔组织包绕,再加上静脉壁本身薄弱,因此导致静脉的增长、变粗,出现静脉曲张。 

Barnandl和Browse的研究表明,在下肢静脉曲张的色素沉着区和脂质硬化区,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增生。并且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孔径的增大,导致渗透活性的粒子,尤其是纤维蛋白原的大量漏出,而此时静脉的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下降,于是大量的纤维蛋白在毛细管周围堆积成鞘,阻碍了毛细血管与其周围正常组织间氧气与养分的交换,于是在皮肤和皮下组织出现了营养性变化。

2.预防

本病的预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发生于持久从事站立工作或体力劳动的人。  

2、凡有单纯性静脉曲张家族史者,大都在青春期以后不久发病,因而在儿童和少年时期,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在增强全身体质的条件下,加强静脉管壁。  

3、保护浅静脉的措施有:  

(1)长期从事站立工作或强体力劳动者,宜穿用弹力袜套保护,使浅静脉能处于萎陷状态。  

(2)长期从事站立工作者,应经常走动,多做踝关节的伸屈活动,以减轻浅静脉内的压力。  

(3)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  

4、术后需注意:  

(1)劳动或活动时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包扎,防止外伤。  

(2)劳动或活动1小时后应将患肢抬高片刻,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曲张静脉内压力,防止破裂出血。  

(3)术后需卧床7-10天,患肢抬高略超过心脏水平。  

(4)切口渗血严重者加盖敷料、局部加压包扎。  

(5)术后24小时制动,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次日逐渐放松,同时进行足、趾活动。  

(6)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7)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止血药,并观察其效果。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由于血液不能更新,此处出现皮肤营养障碍,表现为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还可能导致发炎、溃疡、出血等后果。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皮下组织硬结是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所引起的临床表现,一般并不严重,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蜿蜒扩张迂曲,如病程继续进展,要到后期,尤其是当交通静脉瓣膜破坏后,可出现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包括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湿疹和溃疡形成。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