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塞颗粒随机漂入脾动脉分支,可由一个或多个颗粒栓塞同一个小动脉,脾栓塞不均匀可致脾功能亢进复发。脾功能亢进是一种或多种病因导致的脾功能过度增强而不适当地隔离和破坏血液成分所引起的一组症状。
栓子可以是固体(如血管壁脱落的血栓)、液体(如骨折时的脂滴)或气体(如静脉外伤时进入血流的空气)。以脱落的血栓栓子引起栓塞最常见,如肺动脉、脑动脉的栓塞。栓塞对机体的影响取决于栓塞的部位、血管的解剖特点和局部血液循环状态、栓塞后能否建立充分的侧枝循环,以及栓子的种类及来源。 常见的栓塞类型有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肿瘤细胞栓塞、寄生虫栓塞和感染性栓塞。
来自左心或主动脉系统的栓子,随动脉血流运行,阻塞于脾脏的小动脉内。
1、首先要治疗原发病,用药若不能收效而原发病许可,可考虑切脾。
2、脾脏切除指征:
(1)脾脏肿大显著,造成明显压迫症状。
(2)贫血严重尤其是有溶血性贫血时。
(3)有相当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症状。
(4)粒细胞极度减少并有反复感染史。
1.脾脏肿大:可为轻度、中度及重度肿大。血细胞减少与脾脏肿大不成比例。
2.外周血细胞减少:常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发生全血细胞减少时,各系细胞减少的程度也并不一致。红细胞减少时,可表现为脸色苍白、头昏、心悸。粒细胞减少时,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发热。血小板减少时则有出血倾向。
3.若患者脾功能亢进明显,可行脾切除术,脾切除后,大部分病人的白细胞、血小板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