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内科 > 心内科 >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概述: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疾病常识
1.病因

室性期前收缩:

①提前出现的QRS波,其前无P波。

②期前的QRS波增宽(年长儿>0.12s,婴幼儿>0.10s)畸形,其后的T波方向与之相反,如起搏点在房室束邻近,则QRS波接近正常。

③代偿间歇为完全性。  

在心电图同一导联中,期前收缩形态不同,联律间期不等,为多形性期前收缩。每间隔一个窦性搏动之后出现一个期前收缩称二联律,每隔2个窦性波动之后出现一个期前收缩为三联律如此类推,四、五联律等期前收缩每分钟在5次以上称为频发期前收缩,5次以下为偶发。随着心脏电生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期前收缩的发生机制也有了一些新认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能给予完满解释。根据晚近的文献报道,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a.折返激动。

b.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

c.触发活动。

d.并行心律。

2.预防

健康小儿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精神过度紧张等以预防期前收缩的发生。积极预防先心病。防治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各种胃肠疾患。甲状腺功能异常症、尿毒症风湿热川崎病神经系统因素、低温、麻醉与药物中毒等引起的过期前收缩动。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年长儿可有心悸,心前区不适,心跳不规则或感到胸前撞击心脏,突然下沉或停顿,心脏病患者发生期前收缩症状多明显。心脏听诊发现两次距离很近的心搏之后有较长的间歇,与脉搏间歇一致。期前收缩的第1心音多数增强,第2心音减弱。  

并发症: 一般无并发症如并发于心脏疾患后,心悸等症状多较明显  

诊断: 期前收缩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室性期前收缩在健康儿童较常见。仅有室性期前收缩,并非有心脏病,如何评估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意义,应了解患儿有无伴随症状,如心慌、头晕或晕厥发作,以及有无心脏病,需进行必要的检查。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室性期前收缩是指由希氏束分支以下起搏点提早产生的心室激动,又称室性异位搏动,为小儿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由折返或自律性增高所致。频发(>6次/分或30次/小时),持续呈联律的,连续发生2-3次早搏,呈多源性或短阵心动过速者。QRS波群畸形显著或时限>0.14秒者。随着心脏电生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期前收缩的发生机制也有了一些新认识,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能给予完满解释。根据晚近的文献报道,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①折返激动。②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③触发活动。④并行心律。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