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内科 > 神经内科 > 脑功能不全
概述:脑功能不全
疾病常识
1.病因

(一)急性脑损伤:

颅内弥漫性感染(脑炎,脑膜炎,脑型疟)。

广泛性脑外伤(脑震荡,脑挫裂伤)。

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血压脑病。

(二)急性脑中毒:

1.内源性毒素损伤 

(1)神经递质异常。

(2)能量代谢异常。

(3)神经细胞膜损伤。

2. 外源性毒素损伤

(三)颅内占位性和破坏性损伤:

外伤性颅内血肿,脑肿瘤,颅内局灶性感染 (如脑脓肿,硬膜外脓肿等),和肉芽肿 (如血吸虫,隐球菌,结核等)。

脑梗死,脑干梗死,脑出血。

2.预防

1. 不吸烟

吸烟是一种不健康行为,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被动吸烟也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戒烟的益处十分肯定,而且任何年龄戒烟均能获益。

2. 限制饮酒

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限制饮酒量则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应超过25克;女性不应超过15克。不提倡高血压患者饮酒,如饮酒,则应少量:白酒、葡萄酒(或米酒)与啤酒的量分别少于50ml、100ml、300ml。

3. 体育运动

一般的体力活动可增加能量消耗,对健康十分有益。而定期的体育锻炼则可产生重要的治疗作用,可降低血压、改善糖代谢等。因此,建议每天应进行适当的30分钟左右的体力活动;而每周则应有1次以上的有氧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做健美操、跳舞和非比赛性划船等。

4.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心理或精神压力引起心理应激(反应),即人体对环境中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刺激作出的反应。长期、过量的心理反应,尤其是负性的心理反应会显著增加心血管风险。应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患者预防和缓解精神压力以及纠正和治疗病态心理,必要时建议患者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或治疗。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1、仔细询问相关病史,收集相关临床资料。

2、密切对患者进行检查,清楚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3、适当对患者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各器官的形态病变情况。

4、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器械检查,适当进行实验室检查。

5、综合考虑各种检查结果,结合各种器官损伤的临床症状,最终得出相应诊断。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人脑(brain)由数以亿计的神经细胞和1014以上的突触组成,具有极为复杂精细的结构和功能。脑是调控各系统、器官功能的中枢,参与学习、记忆、综合分析、意识等高级神经活动。脑功能异常对人的精神、情感、行为、意识以及几乎所有的脏器功能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脑功能不全是指由于某些病因所导致的大脑功能不能完全地发挥出来,或者说不能使机体实行正常的意识情绪活动,从而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