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内科 > 泌尿内科 > 尿内出现蛋白及管型
概述:尿内出现蛋白及管型
疾病常识
1.病因

1、急性肾小球肾炎,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炎,隐匿性肾炎。

2、继发性见于狼疮肾等自身免疫性疾患,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等。

3、泌尿系统感染、泌尿道上皮细胞脱落和泌尿道分泌粘蛋白。

2.预防

1、均衡饮食,使身体摄入足够的营养成分,同时应多喝水。

2、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3、如有原发病,应积极及时进行治疗。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一)病史

如水肿史,高血压发生情况,糖尿病史,过敏性紫癜史,损伤肾脏药物使用史,重金属盐类中毒史,以及结缔组织疾病史,代谢疾病和痛风发作史。

(二)蛋白尿的体格检查

注意水肿及浆膜腔积液情况,骨骼关节检查,贫血程度及心、肝、肾体征检查。

眼底检查,急性肾炎眼底正常或轻度血管痉挛,慢性肾炎眼底动脉硬化,出血、渗出等,糖尿病肾病常常出现糖尿病眼底。

(三)蛋白尿的实验室检查 

尿蛋白检查可分定性、定量检查和特殊检查。

1.定性检查

最好是晨尿,晨尿最浓,且可排除体位性蛋白尿。定性检查只是筛选检查,不作为准确的尿蛋白含量指标。

2.尿蛋白定量检查

3.尿蛋白特殊检查 

尿蛋白电泳检查,可分辨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多发性骨髓瘤的尿蛋白电泳检查对分型有帮助。

放射免疫法测定对早期肾小管功能损害的诊断帮助较大。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在病理情况下,如患有肾病时,滤过膜的滤过作用会发生改变。慢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典型的诊断标准之一就是尿常规检查时,蛋白尿和血尿同时出现异常,高度怀疑肾病。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