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2.预防
诊断方法
由于小儿解剖生理特点,对烧伤和感染的耐受较成人差,易发生脓毒症。加强休克期补液、尽早封闭创面、加强营养支持是防治脓毒症的关键措施。
1.症状
2.检查
治疗方法
脓毒症
有病原微生物感染证据,且具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者:
体温>38ºC或,心率>90次/分,呼吸>20次/分或CO2分压,白细胞计数>12×109/L或10% 。
重度脓毒血症,具有脓毒血症症状,并且有下列表现:
器官功能障碍,低血压(动脉收缩压血压下降>40 mmHg) ,系统性的低血流灌注(乳酸中毒,尿少,中枢神经症状,其他器官症状。
感染性(脓毒症)休克,具有脓毒血症,重度脓毒血症症状,并且有下列表现:低血压,且输液无效;低血流灌注(同重度脓毒血症) ,低灌注,收缩血压 相对基础压40 mm Hg,排除其他的因素所致的低灌注。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 :为一急性病病人在没有干预情况下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同时或相继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急性器官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