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妇产科 > 妇科 > 女性乳房表浅质硬状如象皮者的皮下结节
概述:女性乳房表浅质硬状如象皮者的皮下结节
疾病常识
1.病因

(一)发病原因  

感染了丝虫的蚊子叮咬了人体皮肤后而致病。  

(二)发病机制  

感染了丝虫的蚊子叮咬了人体皮肤后,微丝蚴进入了淋巴管中,微丝蚴及成虫进入乳房淋巴管中,引起丝虫性淋巴管炎,继之淋巴管内外膜炎,形成嗜酸性肉芽肿及一系列病理改变。  

1.病变部位

成年妇女乳房的淋巴管极为丰富,乳房小叶间和乳晕下有丰富的淋巴,两者的淋巴大多经淋巴管干汇流向乳房外方的腋窝淋巴结。因此本病在乳房外上象限的机会较多。  

2.病理形态  

(1)大体形态:丝虫性乳内肿块多为不规则结节状,直径1~5cm,平均直径2~3cm。肿块可单发,也可多发,质地早期较软,晚期较硬。切面肿块中心有多个小囊,囊内充满灰黄色或灰白色干酪样物,有时可见胶冻状物和出血,血液中可见丝虫体残段。小囊周围是充血的肉芽组织,再向外是致密的纤维组织。  

(2)镜下所见:见病变区淋巴管壁充血水肿,有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淋巴管壁增厚,管腔中可见纤维蛋白、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凝集形成的栓子将管腔栓塞。继之淋巴管壁可见以死亡虫体为核心的肉芽肿性淋巴管炎,及嗜酸性脓肿。脓肿内可见成虫及微丝蚴的虫体残片。在嗜酸性脓肿周围可见上皮样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形成的结核样肉芽肿,其外周被肉芽组织所包绕。后期病灶纤维化、钙化,淋巴管腔完全闭塞,淋巴液淤滞。小淋巴管屈曲扩张、破裂,淋巴液进入组织间隙中,在淋巴液的淤积的局部,由于含蛋白高的淋巴液的刺激引起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坚实粗肿的象皮肿,在乳房少见象皮肿形成。  

3.病理分期

根据病理改变可分为3期:

①急性期:淋巴管内膜和外膜发炎;

②亚急性期:结核样淋巴管炎形成;

③慢性期:发生闭塞性淋巴管炎并可见有钙化 。

2.预防

1.普查普治

 及早发现患者和带虫者,及时治愈,既保证人民健康,又减少和杜绝传染源。普查应以1周岁以上的全体居民为对象,要求95%以上居民接受采血。

2.防蚊灭蚊。

3.加强对已达基本消灭丝虫病指标地区的流行病学监测。在监测工作中应注意:

①对原阳性病人复查复治;对以往未检者进行补查补治;同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发现病人,及时治疗直至转阴。

②加强对血检阳性户的蚊媒监测,发现感染蚊,即以感染蚊户为中心,向周围人群扩大查血和灭蚊,以清除疫点,防止继续传播。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乳房内可触及单个或多个的结节或肿块,肿块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其次为中央区或外下象限。肿块大小不一,直径多在2~3cm左右,多位于皮下或表浅的乳腺组织内,常累及一侧乳房。早期质软、移动尚好,增长较慢,表面皮肤轻度发红,有轻微疼痛和压痛,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个别还可并发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少数由于肿块近于皮肤,常引起与皮肤粘连呈橘皮样改变,易误诊为乳癌,乳腺炎性肿块。晚期由于病变纤维化及钙化,以致结节变硬,活动也受限,易误诊为乳癌、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症。  

有丝虫病流行地区居住史,女性乳房外上象限的表浅、质地较硬的皮下结节,状如象皮者,应考虑到丝虫性结节的可能。应询问有无丝虫病及乳房发炎史。男性偶尔可见本病,尚需注意,特别是在流行地区,对男性乳房肿块,不能忽视本病的可能。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女性乳房外上象限的表浅、质地较硬的皮下结节,状如象皮者,应考虑到丝虫性结节的可能。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