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毛囊性呈鳞片状角化
概述:毛囊性呈鳞片状角化
疾病常识
1.病因

毛囊角化的发生和遗传有很大的关联,也就是所谓的体质。对于导致该病症的原因,多数文献认为此病有遗传倾向(常见于鱼鳞癣患者),且好发于有过敏性或异位性体质者,或营养不良者(特别是维生素A缺乏的人)。若加上环境的湿度低、空气干燥,以及焦油、油脂等某些刺激物,也可能导致本疾病。

2.预防

1.推荐用丝瓜布、浴盐或磨砂膏洗澡,不过不要太经常,用太多伤皮肤,建议一月一次。

2.推荐沐浴时要搓皮,去掉多余角质,沐浴收再涂BB油或橄榄油,涂润肤乳,一年四季如此。

3.推荐用迪维膏等含A酸产品,可以改善角质。

4.还有这种皮肤是因缺乏维生素A,可以吃维生素A多的食物或药品。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诊断要点:

1.多见于成年人,两性均可罹及。

2.好发于腋下、侧胸部、臀部及大腿,对称性分布。

3.皮损以毛囊为中心,呈黑点状角化,中央附着于毛囊,周边向外伸展为5~6mm之圆形鳞片样角化斑片,边缘翘起,该处色素稍浅。

4.无自觉症状。

5.呈慢性病程,部分能消退。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本病有地区性,在亚洲地区多见,而欧洲、美洲很少见。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发。皮疹为小指盖至榆钱大孤立散在圆形灰白色鳞屑性斑疹,中央固着,周边游离,中央可见与毛囊一致的黑色小毛囊角栓,可伴有浅色晕。剥去鳞屑,可见嵌塞于毛囊口的角质栓及卷曲的毳毛。随后可由此再生出同样的鳞屑斑。多对称发生于腰、臀、胸腹及大腿外侧等处。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