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内科 > 肾内科 > 免疫性肾炎
概述:免疫性肾炎
疾病常识
1.病因

多数免疫性肾炎的病因尚不清楚,研究证明,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原虫等都可以通过免疫发病机理引起本病。尤其是病毒感染可能是造成多数免疫性肾炎的病因。因药物、代谢紊乱、自身抗体等病因引起的肾脏病变,只是全身性损害的一部分,属继发性肾脏病变。

2.预防

免疫性肾炎发病1-2周内不论病情轻重均应卧床休息,以改善肾内血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待水肿消退,血压正常,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不要过于劳累,同时作息时间要有规律,保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免疫性肾炎患者抵抗力差,易受感染,所以应注意防湿保暖,尽量避免去公共场合。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口腔炎的发生。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应保持床单平整,干燥,柔软而又舒适。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一、当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免疫性肾炎的可能。

1、水肿伴尿检异常,包括蛋白尿、管型尿等。

2、高血压合并尿检异常。

3、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极度贫血等合并尿检异常。

4、不明原因的血尿。

5、在体检或其它疾病常规尿检时发现原因不明的尿液异常。

二、免疫性肾炎一般需做下列检查以明确诊断:

1、尿蛋白定量及选择性指数测定或尿蛋白免疫化学分析。

2、尿红细胞形态的鉴别,免疫性肾炎一般为多形性。

3、肾功能检查,了解有无肾功能损害。

4、测量血压,检查眼底,观察有无高血压及眼底变化。

5、血浆蛋白及血脂分析。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免疫性肾炎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原发于肾脏的慢性肾小球疾病。又称为原发性免疫性肾炎,临床上将由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等引起的继发性慢性肾脏损害,按其原发病命名,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由于这些病例的诊断和治疗主要依据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在中国免疫性肾炎的发病率仍很高,1981年人群发生率为0.28~0.89%,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重要病因之一(占60%)。不同病因引起的免疫性肾炎在症状上相似,本病主要是通过免疫性反应造成的肾损伤。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