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病毒,接触过射线或吃过一些有损胎儿发育的药物,就可能会增加卵圆孔不闭合的机会。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脑栓塞、潜水减压病、偏头痛等疾病的关系密切,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对于具有不明原因脑栓塞病史者、潜水员、航天员及顽固性偏头痛者合并卵圆孔未闭时应该进行修补治疗。
卵圆孔的形成在胚胎发育至第6、7周时,心房间隔先后发出2个隔,先出现的隔为原发隔或称第一隔,后出现的隔为继发隔或称第二隔,原发隔自心房中线背侧壁呈半月形长出,向房室管生长与心内膜垫融合,与房室隔尾端部留一小孔,称为原发孔。在原发孔未闭合前,原发隔近头端部分形成一孔,称继发孔,是胎儿时期的血液的正常通道。同时在第一隔的右侧由心房壁上又长出一镰状形隔,称继发隔或称第二隔,此隔不继续生长分离心房中途停止,镰状形凹陷呈卵圆形称卵圆窝,卵圆窝处原发隔与继发隔未能粘连融合留下一小裂隙称卵圆孔。
孕妇应该避免在怀孕期间感染病毒,接触射线或吃一些有损胎儿发育的药物。
以往封闭卵圆孔未闭依靠外科手术。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高,病死率很低,但创伤大,可能会出现心房颤动、心包积液、术后出血和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因此,近年来已很少采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心导管技术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可经介入治疗根治。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这一技术永久性关闭开放的卵圆孔也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卵圆孔不闭合属于房间隔缺损的一种,但相对比其它房间隔缺损的病情要轻。超声在诊断新生儿卵圆孔未闭方面有方便、无创、准确性高、可反复检查的优点,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的依据。
卵圆孔未闭多无症状,难以听到杂音,心电图、胸部X线片均正常。因此,不易发现,也不被人们所重视。卵圆孔未闭的诊断主要靠心脏超声检查来明确诊断。卵圆孔未闭在经胸超声(TTE)或经食道超声(TEE)下显示房间隔未见连续中断,彩色多普勒成像卵圆窝部位存在左、右心房间隔左向右的或右向左的细小分流。
1、右心导管检查
以往对卵圆孔未闭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尸检及右心导管术,右心导管术可直接经未闭的卵圆孔从右心房进入左心房,证实卵圆孔未闭的存在。目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超声心动图检查
经胸超声、经食道超声可发现左向右分流或右向左分流的卵圆孔未闭,超声声学造影能发现潜在的卵圆孔未闭,Valsalva动作或咳嗽试验可使卵圆孔未闭的检测率高达60%~78%。对于原因不明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TIA)或原因不明的脑栓塞的患者尽可能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去发现卵圆孔未闭。Valsalva动作或咳嗽试验由于可一过性升高右心房压,此时,注射微泡对比则可提高卵圆孔未闭的检出率。经食道超声对卵圆孔未闭的检出率是经胸超声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