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刺激因素在白斑的发病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吸烟是普通的原因,白斑患者有吸烟习惯的占80%~90%,且发病部位多与烟的刺激部位一致。其他如咀嚼槟榔、酒、醋、辣、烫、不良修复体、残冠、残根等刺激也能引起白斑。在全身因素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梅毒以及射线、口干症等均同白斑具有密切关系。患者以中老年较多,男性多于女性(男:女=13.5:1)。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如改善口腔卫生,禁止吸烟,治疗病牙,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
1.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角化斑块,但不包括因吸烟等局部刺激因素除去后可以消退的白色角化症。
2.多见于中年以上的男性吸烟者。
3.临床诊断分
⑴均质型:白色斑块,表面粗糙,呈皱纹纸状或有沟纹、沟裂。
⑵非均质型:①疣状型:呈乳白色,厚而高起,表面不平,呈绒毛状或刺状突起,粗糙且较硬。②颗粒型:充血的黏膜上有大小不等的角化颗粒或结节,高出黏膜面,可伴有糜烂。③溃疡型:白色斑块上有糜烂或溃疡。
4.活检可见白斑的组织病理相,上皮可为单纯角化或不全角化,粒层明显,棘层呈不同程度的增生,部分病例可有上皮异常增生。结缔组织内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
5.60岁以上,病损位于舌腹、口底及口角部位,有白色念珠菌感染,呈疣状、颗粒、溃疡或糜烂型,组织病理相中有上皮异常增生,自觉刺激性痛或自发性痛者,应考虑有癌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