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 口咽部水疱状损害
概述:口咽部水疱状损害
疾病常识
1.病因

(一)发病原因

BV颗粒直径约160~180nm,由包膜与核壳体组成,内有线状ds-DNA。其形态学特征、病毒结构均与HSV相似,病毒抗原之间也有较多的同源性。

(二)发病机制

人类感染BV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猴的感染性唾液或组织培养物。如被感染猴咬伤、抓伤而直接接触了猴的组织或体液,人体破损的皮肤沾染了猴的唾液,或实验室操作污染等。

2.预防

主要是针对有可能接触感染猴或猴的器官组织的人员进行:如BV感染预防常识性教育,指导相关工作人员进行BV感染安全防护措施的专门训练,如捕猴前采用保护性措施;猴舍工作区内应常规配置急救箱;相关人员应熟悉现场的急救处理;参观动物园勿戏弄动物,应身处隔离栏外等。对相关人员预防性接种BV疫苗和多价免疫球蛋白。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BV对人类的致病作用远比对猴强。病毒感染后潜伏期2天~10年,一旦发病则情况严重。局部皮肤出现红斑、硬结,1~3天后形成水疱;全身症状多样化,包括发热、流感样综合征,尤其是头痛、肌痛、疲劳等,还可出现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口咽部水疱状损害等。病情继续加重则可发生BV感染性脑炎,甚至危及生命。

近期接触过感染猴,感染部位出现典型皮损,伴全身“流感样综合征”症状,即考虑本病的可能;若从患者疱液、组织匀浆中分离出BV,或从患者血清中检测出特异性抗体,即可做出诊断。

从患者疱液、组织匀浆中分离出BV,或从患者血清中检测出特异性抗体有助于诊断。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口咽部水疱状损害是由于B疱疹病毒感染引发的一种临床症状。B疱疹病毒(B virus disease)又称猴疱疹病毒I型(herpes virus simiae),其感染猴类而得名。人被感染BV的猴咬或抓伤后可发生皮肤损害,淋巴结炎及流感样综合征,甚而并发病毒性脑炎。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