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咯血病人虽然应用了各种检查方法,仍有5%~15%病人的咯血原因不明,称隐匿性咯血。部分隐匿性咯血可能由于气管、支气管非特异性溃疡、静脉曲张、早期腺瘤、支气管小结石及轻微支气管扩张等病变引起。
1、支气管疾病:常见的有支气管扩张(结核性或非结核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癌(原发性肺癌)等。较少见的有良性支气管瘤、支气管内结石、支气管非特异性溃疡等。
2、肺部疾病:常见的有肺结核、肺炎、肺脓肿等,较少见的有肺瘀血、肺梗塞、恶性肿瘤转移、肺囊肿、肺真菌病、肺吸虫病等。肺结核是最常见的咯血原因之一。
3、心血管疾病:较常见的是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咯血。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引起肺动脉高压时,也可发生咯血。
4、其他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急性传染病(如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结缔组织病(如结节性多动脉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预防咯血7要素
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在秋冬季节要注意防护。
1.预防感冒:外出时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加衣服,防止受寒感冒。
2.注意饮食:饮食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首选。
3. “管理空气”:房间经常通风,保持适宜温度(一般18~25℃)和湿度(一般40%~70%)。
4.锻炼身体:要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
5.备急救药:家里要备小药箱,尤其要备足止咳药物,如治疗干咳为主的喷托维林(咳必清)片和糖浆;以镇咳为主的可愈糖浆;以镇咳化痰为主的棕胺合剂等。家庭必备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镇静的药物如安定等。注意要及时更换小药箱里的过期药物。
6.戒烟、限酒: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戒烟、限酒,以减少发生咯血的诱因。
7.情志调节:中医认为,情志变化和疾病有一定的关系,如“喜伤心”、“忧伤肺”。所以,预防咯血还要注意修身养性。
临床表现
1.咯血量
小量咯血:每日量咯血量在100ml以内。
中等量咯血:每日咯血量100~500ml。
大量咯血:每日咯血量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300~500ml,见于肺结核空洞、支扩和慢性肺脓肿(血管被侵蚀及破裂所致)。
2.体征:应详细检查肺部。当胸部X线检查尚未能进行时,为尽早明确出血部位,可用叩诊法,如咯血开始时,一侧肺部呼吸音减弱或(及)出现杂音,对侧肺野呼吸音良好,常提示出血即在该侧。物理检查也能支持一些特异性的诊断,如二尖瓣舒张期杂音有利于风湿性心脏病的诊断;在限局性肺及支气管部位出现喘鸣音,常提示支气管腔内病变,如肺癌或异物;肺野内血管性杂音支持动静脉畸形;杵状指多见于肺癌、支气管扩张症及肺脓疡;锁骨上及前斜角肌淋巴结肿大,支持转移癌。
检查
1.血尿便常规检查、有关凝血机制的检查、痰内抗酸杆菌、瘤细胞、肺吸早卵、痰普通培养及真菌培养等,对明确咯血的病因帮助很大。
2.X线检查:对每个咯血者均应进行胸部X线透视,必要时进行胸部后前位及侧位摄影、休层及CT摄影。
3.支气管镜检查。
4.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