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1.感染 20%~40%由病毒感染引起。最常见于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及肠道病毒。近年来HIV-1及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HTLV-1)相伴的脊髓病开始受到重视。
2.血管疾病 由于脊髓供血障碍导致的脊髓炎又称为急性坏死性脊髓炎。常见继发于结缔组织病、结节病、恶性肿瘤、感染等的血管炎性损害。
3.与脱髓鞘疾病有关 部分多发性硬化(MS)、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脱髓鞘疾病可以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作为首发症状。
4.原发性 指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急性脊髓损害,可因过度劳累、脊柱外伤等诱发,部分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或疫苗接种史。
2.预防
诊断方法
1.防止感染。
2.积极治疗感染此病的各种疾病。
3.对脊髓损伤的处治原则是尽可能恢复脊髓功能,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闭合复位,保持肯柱的稳定性,进行椎板切除和脊髓前路减压术,重建脊髓性瘫痪的感觉、运动功能.恢复病人的劳动力和有效地降低残疾率。
1.症状
2.检查
治疗方法
(1)多见于青壮年,散在发病。
(2)先有感染症状,后急性起病。
(3)迅速发展的脊髓横贯性损害表现。
(4)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外观无色透明,细胞数及蛋白轻度增高,糖及氯化物正常。个别急性期可有椎管理阻塞现象。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