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内科 > 心内科 > 继发性高血压
概述:继发性高血压
疾病常识
1.病因

常见的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有:

A.肾脏病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等;

B.大血管病变,如大血管畸形(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等;

C.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发生于妊娠晚期,严重时要终止妊娠;

D.内分泌性病变,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E.脑部疾患,如脑瘤、脑部创伤等;

F.药源性因素,如长期口服避孕药、器官移植长期应用激素等。

2.预防

(1)注意劳逸结合。要想防治高血压带来的危害,最主要的环节还在于早期预防,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否则等出现并发症就为时过晚。总的说来,血压大于正常高限(收缩压为130―139mmHg或舒张压为85―89mmHg)的人中,约有41%将在4年内发展为长期高血压。所以血压大于正常高限的人群也应接受降压治疗。  

(2)继发性高血压大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早发现高血压并积极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是避免心脑肾靶器官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的患者需进行基因筛查。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24小时尿中17-羟及17-酮类固醇增多、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颅内蝶鞍X线检查、肾上腺CT扫描及放射性碘化胆固醇肾上腺扫描可用于病变定位。主动脉造影可确定诊断主动脉缩窄。大剂量断层静脉肾盂造影、放射性核素肾图有助于诊断,肾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肾动脉狭窄。在血压增高期测定血或尿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香草基杏仁酸(VMA),如有显著增高,提示嗜铬细胞瘤。超声、放射性核素及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显像(CT)、磁共振显示肿瘤的部位。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压。即病因明确的高血压。当查出病因并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后,作为继发症状的高血压可被治愈或明显缓解,继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人群中约占5-10%,常见病因为肾实质性、内分泌性、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由于精神心理问题而引发的高血压也时常可以见到。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病、脑卒中、蛋白尿及肾功能不全的危险性往往更高,而病因又常被忽略以致延误诊断。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