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症状 > 内科 > 神经内科 > 功能性震颤
概述:功能性震颤
疾病常识
1.病因

功能性震颤常有情绪激动、劳累、体虚等症状,器质性震颤则为疾病所引起,譬如动脉硬化、中脑及小脑产生病变等,而人体甲状腺功能低下或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会引起震颤。

2.预防

预防:

1、多做合理的运动。

2、保持心情愉快。

治疗:

对强化的生理性震颤的治疗取决于其原因。甲状腺毒症与酒精戒断伴发的生理性震颤的强化,在基本病因得到治疗后会缓解。对慢性焦虑状态伴发的震颤,可谨慎使用口服的苯二氮类药物,每日3~4次(例如地西泮2~10mg,劳拉西泮1~2.5mg,或奥沙西泮10~30mg)。但要避免对这类药物产生依赖性。心得安20~80mg口服,每日4次,往往能有效地控制良性原发性震颤,以及由于药物与急性焦虑状态(如新演员首次登台前的"怯场")所引起的强化的生理性震颤。扑痫酮50~250mg口服每日3次,可能在心得安疗效不佳或不能为病人耐受的情况下试用。对某些生理性震颤的病例,少量酒精很有效。

诊断方法
1.症状
2.检查

检查项目:

羊水甲胎蛋白测定(AFP):开放性神经管畸形胎儿的羊水中甲胎蛋白(AFP)高。

颅脑CT检查:颅脑的CT检查是通过CT对颅脑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

脊柱MRI检查:对脊柱和脊髓疾病的诊断正确率MRI明显比CT高,病源显示、定位准确,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核磁共振成像(MRI) :核磁共振成像是近年来一种新型的高科技影像学检查方法,是80年代初才应用于临床的医学影像诊断新技术。它具有无电离辐射性(放射线)损害;无骨性伪影;能多方向(横断、冠状、矢状切面等)和多参数成像;高度的软组织分辨能力;无需使用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结构等独特的优点。

脑诱发电位:通过脑诱发电位对脑功能进行检查。

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检查是通过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

颅脑超声检查:

1、B型超声颅脑检查法:主要用于2岁以内囟门未闭的小儿,通过囟门作为“声窗”进行扫查。

2、经颅彩色多普勒显象:经颞窗、枕窗、眶窗探查,可探及大脑动脉,根据颅内血管的流速、频宽、流向异常或音频异常等确定,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病因分类。

治疗方法
1.治疗
2.护理
3.饮食保健
展开
疾病介绍

震颤是身体某一部位或全部循一定方向、不自主的、节律性或无节律性的颤动。多见于手、足、舌、眼睑口角等。头部、下肢相干少见。功能性震颤:震颤幅度较生理性大,肉眼可以察觉,其病因可见于低血糖、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酒精中毒、药物中毒等。也见于正常人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惊恐、生气、怯场、剧烈运动时等。瘟病性震颤也属于此类,其震颤常无规律,部位也不固定,常伴有心理障碍和其他瘟病征象。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