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咳嗽的概念首次由日本学者 Fujimurat于1992年提出,主要指对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效果不佳但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的干咳患者。具有某些特应征,痰嗜酸性粒细胞正常。常常伴有咽痒的症状。该病的病因不十分明确,目前认为变应性咳嗽多为病毒感染后迁延不愈又合并细菌感染引起,并有过敏性因素参与。以咽痒引起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为主要表现。
1.防咳先防感。防止咳嗽预防感冒非常关键,所以孩子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御“邪”能力,避免外感,以防加重病情。
2.生活要调理。对孩子要加强生活调理,饮食适宜,保证睡眠,居室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清新。
3.少去公共场所。尽量不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少与咳嗽患者接触。
4.食用梨和萝卜。平时适当食用梨和萝卜,对咳嗽有一定的预防之效。
须进行多方面的检查:
(一)详细询问病史,对过去病史及家族史方面,特别是变应性疾病,找寻有关病因。
(二)主要症状如咽痒、连续喷嚏等。
(三)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支气管粘膜苍白水肿,大量清水样分泌物,若因持久性水肿可发生鼻息肉或息肉样变性。
(四)痰液分泌物涂片检查:在变态反应发作期间,鼻分泌物中可见嗜酸性白细胞增多,也可查见较多嗜酸性白细胞或肥大细胞。
(五)变应性激发试验:一般用皮肤试验(划痕、皮内及接触法等),原理是有多种假定的变应物质,使与机体接触后,视有无反应出现,可协助诊断。变应原诊断明确后还可应用这种变应原进行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