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近视其发病有较明显的遗传因素,此外生物力学作用因素也是高度近视病因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长时间阅读和细微的目力工作是单纯性近视重要的发病病因之一,亦可使病理性近视屈光度加深。
病理性近视眼轴增长与屈光度、普通模型眼的关系满足:V=U+P1,其中V=物像折射距离,U=物体折射距离。P1=眼球总屈光度造成的折射。在模型眼上P1=60。-10.00D近视的远点在角膜前10cm(U=-10cm),V=60-10=50cm。
病理性近视遗传的规律是:如果一对基因中一个正常的,而另一个是异常的,就不发病,则称为携带者;如果两名变性近视者成婚,其子女大部分或全部发病;变性近视者若与正常人成婚,其子女都是携带者;变性近视者若与携带者成婚,其子女有半数发病。因此,预防变性近视,提高人口素质,就得从遗传优生咨询工作抓起,才有可能防患于未然。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防止病理性近视眼发展的有效方法。医生往往给患者配一副周边很厚的眼镜,帮助改善视力。戴接触镜可能更好,因为不影响周边视力。屈光手术不能阻止高度近视眼的发展,对于有些病例反而可能使病情加重。现在,有人联合使用光敏感药物注射和非热性激光照射,治疗病理性近视眼黄斑下的新生血管。临床试验显示,用这种方法治疗1年后,72%的患者视力稳定或者有改善。但是,这并不能防止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如果发生,仍然需要进行手术。
根据病情及手术方式的不同需选择以下项目的检查:视力,验光,调节功能,主视眼,IOLmaster,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视网膜视力,眼底彩照,欧宝仪,眼底造影,OCT、视野,B超,眼电生理,对比敏感度,角膜厚度,角膜直径,角膜地形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