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症状
疗法
方剂
资讯
疾病
首页
专家博文
专家疗法
疾病百科
查疾病
查症状
药品说明书
医疗问答
中医药方
医疗资讯
疾病新闻
健康新知
饮食保健
养生保健
专家访谈
健康讲座
最新科研
医改政策
疾病自测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妇科
>
妇科杂症
> 清官解毒饮
内科
呼吸系统
脾胃病
神经系统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
中暑
外科
骨伤科
关节炎
泌尿科
肝胆科
妇科
月经病
带下病
妊娠病
妇科杂症
产后病
男科
儿科
五官科
口腔疾病
咽喉疾病
鼻疾病
眼部疾病
耳部疾病
皮肤科
传染病
血液科
肿瘤科
精神病
美容
保健
其他科室
中医养生
甲状腺疾病
清官解毒饮
作者:江医生
访问量:
0
次
发布时间:2015-09-17 14:34:37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化瘀。 主治:子宫颈炎。
处方描述: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 方解:子宫颈炎有急、慢性之分。从临床症状看,急性时宫颈红肿,有大量的脓样分泌物,色白或黄、质粘而秽臭,腰及小腹胀疼,个别患者伴有发热、口渴,脉弦细数、苔黄腻、舌边尖红;慢性时则宫颈糜烂,带下量多,少腹、小腹胀疼,腰酸膝软,甚或性交时阴道辣痛或出血。证属湿热带下或湿瘀带下的范畴。治之宜用清热利湿,解毒除秽,活血化瘀之法。 本方重用甘淡平之土获等为主药,以利湿除秽,解毒杀虫;忍冬藤、车前草、薏苡仁之甘寒既能辅助土茯苓利湿解毒,又有清热之功,而且甘能入营养脾,虽清利而不伤正;鸡血藤之辛温,能补血行血,是以补血为生之品;益母草之辛苦微寒,能活血祛瘀,利尿解毒;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有补有行,与鸡血藤、益母草同用,则补血化瘀之功益彰;甘草之甘,既能调和诸药,又能解毒。全方以甘、辛、苦为主,寒、温并用;甘则能补,辛则能开,苦则能燥,寒则能清,温则能行。故本方有热则能清,有湿则能利,有毒则能散能解,有瘀则能化能消。 加减:凡是湿热蕴结下焦,损伤冲、任脉初胞宫,以湿、瘀、热为患而导致带下量多、色白或黄,质稠秽浊,灼痛或辣痛者,用本方连续煎服20-30剂,均可收到显著效果。如带下量多,色黄而质稠秽如脓者,加马鞭草15克、鱼腥草10克、黄柏10克;发热口渴者,加野菊花15克、连翘10克;阴道肿胀辣痛者,加紫花地丁15克,败酱草20克;带下夹血丝者,加海螵蛸10克、茜草10克、大蓟10克;阴道瘙痒者,加白藓皮12克、苍耳子10克、苦参10克;带下量多而无臭秽。痒者,加蛇床子、槟榔各10克;带下色白,质稀如水者,减去忍冬藤、车前草,加补骨脂10克、桑螵蛸10克、白术10克、扁豆花6克;每于性交则阴道胀疼出血者,加赤芍12克、地骨皮10克、丹皮10克、田三七6克;腰脊酸痛,小腹坠胀而痛者,加桑寄生15克、川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骨碎补10克。 按语:下焦为阴湿之处,是聛宫之所居,为奇经八脉之所属,其病变虽多端,但多与湿邪有关,盖因湿性趋下也,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腻,最易阻遏气机,以致阳气不伸,血行不畅,由湿而褒,湿瘀久郁则化热生火,灼伤冲、任、胞宫,故阴道灼痛、带下不绝,色白黄或夹血丝,其气臭秽。本方之组成,凡湿瘀为患于下焦,以致胞宫和冲、任损伤,出现带下绵绵不绝,色白黄而臭秽者,用之随证灵活加减。
药方用药:
土茯苓,30,克;鸡血藤,20,克;忍冬藤,20,克;薏苡仁,20,克;丹参,15,克;车前草,10,克;益母草,10,克;甘草,6,克;
上一篇:
健脾止带方
下一篇:
益气导水汤
猜你想看
网友评论
推荐医生
高敏
主治医生
1111111111111
点击咨询
医生测试
主治医师
擅长各种疑难杂症擅长各种疑难杂症擅长各种疑难杂症擅长各种疑难...
点击咨询
小编2
小编2
小编2小编2小编2小编2小编2小编2小编2小编2
点击咨询
小王
护士
小王小王小王小王小王小王小王小王小王小王小王小王小王小王
点击咨询
快速提问
快速提问文字描述快速提问文字描述
找医生
找医生文字描述找医生文字描述找医生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文字描述在线咨询文字描述
热门药方
两地大黄膏
大小蓟膏
青黄散1
消癥散
通管汤
益气导水汤
固经口服液(二)
镇宫丸
矾倍散治宫颈炎
三香肉桂散
回到顶部